尊敬的吴畏老师,您好! 我是***的爸爸,很抱歉这么晚还给您写信。 非常感谢您在这近一年时间给予孩子那么多贴心的教诲、鼓励、辅导和帮助。您是一位学识渊博而又非常严谨的老师,记得第一天孩子走错教室到了您的班级,可能那时冥冥之中就注定了这样一段令人难忘的师生情吧!孩子在VCE中文考试过程中能有幸聆听您的教诲,她是幸运的,我们家长也感到非常庆幸。孩子的中文听、说、读、写各方面水平都在慢慢提高,特别是写作水平提高最大,最后的模考就连一向严谨的您都给出了18.5的高分,使她建立了强大的自信心。笔试结束后,她说虽然只有40分钟的写作时间,却是她写作发挥最好的一次,因为您知道写作一直是她的短板,所以您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帮助她。我和她妈妈在国内也是老师,一年来我们一直庆幸,在她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像您这样的好老师是可遇不可求的。所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您把“传道受业解惑”这六个字解释的淋漓尽致。孩子不管有什么问题,您都是有问必答。除了和中文学习有关的问题以外,甚至连她Mac.Robertson考试的面试疑问,以及11和12年级VCE科目选择,您都帮她分析和解答,这一点在当今社会不管国内还是国外都是难得一见的。所以,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在此真诚的向您说一句:“吴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 孩子每次考试完,您都会在第一时间关注她的考试情况,担心之情溢于言表。其实我们当家长的也非常能够理解您当时的心情,既希望孩子考得好,又担心孩子考的不理想产生压力。因此每次您来信询问也是非常注意措辞,寥寥几句简单的询问却承载了您太多的感情,知道消息后的回信虽然简短,却又充满了鼓励和正能量。孩子对于自己的中文水平没有太多自信,可能您从平时和她的谈话中也会有同感,因此每次考试完后她从没有第一时间主动和您联系,让您担心了。我们也建议她以后能够多自信一些。在备考过程中由于有您的陪伴,孩子一点也没有感到孤立无援,她很信赖您,因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从您这里得到帮助和建议,她反而更能放得开了。 孩子现在日校十年级,在新金山中文学校一共学习了三年时间,所以今年参加VCE,好的方面是对于VCE竞争的激烈性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懵懵懂懂的,压力可能会少一些;而差的方面是心智还不够成熟,应考过程也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全力以赴,这一点我估计也不会逃过您的法眼。但孩子天性天真烂漫,在班上也算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了,我们家长也算是顺其自然吧,没有特别逼她像其他孩子那样学学学、练练练,也不知道这样做是不是不合适,是不是再多逼逼成绩还能更好一些?拿到成绩以后,虽说上了40分,但孩子的第一反应是失落的,没有和我们多交流,自己一个人在二楼反省。半小时以后通过和其他同学交流,老师开导,她才慢慢平复下来。其实您早就说过,汉语考试是她人生第一场VCE考试,其参考价值非常大,虽然现在已经考完了,但对于即将到来的各科目VCE考试确实有相当大的借鉴。明年在Mac.Robertson她将参加Maths Method的VCE考试,但愿中文考试的经验教训会给她后续的考试提供帮助。 吴老师,千言万语,我们还是想说一句:感谢您,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有您的陪伴,是她的荣幸!但愿以后她会以更好的成绩回报您对她的教诲。 明年她即将参加Maths Method的VCE考试,而在Mac.Robertson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不知道您对她有什么建议。非常感谢。 祝愿吴老师的教育事业:桃李芬芳、硕果累累! 也祝愿您和家人:身体健康,圣诞、新年快乐! 您的学生家长:周晓东 2017年12月16日星期六
新金山中文学校 VCE中文12年级老师 吴畏老师 同学们,家长们: 大家好。我昨天刚从悉尼返回墨尔本,因为今年还有一件事没有做,《诗经》上讲: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是说做事有始有终,善始善终,并不容易。老师需要给同学、家长和自己一个交待,算是年终总结兼作最后一封周信,也是我一个传统。 2017年,一如既往地认真勤勉地履行教师职责,但又比以往更多了一分敬畏。看到2017年同学们的高考成绩,我紧张一年的心终于放下了。 今年和去年一样,我教的新金山学生共有16人考上40分,他们是FL9人,SLA6人,SL1人。其中6人,考上45分。他们是3个47,SLA、SL和FL各1人,1个46分,2个45分;在一所女校的“助教”工作也结出果实,FL考出了一个50分、一个49分和一个44分;孟子说:君子有三乐,其一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另外,今年已有于霄涵、梁媛、孙子为高考传来99.9、99.7和99.5的捷报。 横跨三个语组,教了6个以上的教学班,只有一个精英班,大多数是分校的班,能有这个成绩还是比较令人开心的。 其中,亲子学校的下午班真是令我“尽毁三观”:该班12个人,最后一考有8人考到A+,2考到A,6人冲上40分,高分占比50%,平均分接近39分,当然东区FL班40分率同是50%,平均上40分,而女校FL40分率也是50%,平均高达42分,但它们都是一个6人的小班。 总结这些高分学生特点:一是学习态度。这个非常重要,甚至是最为重要的。孩子想学,肯学,主动学,老师才能发挥作用。二是学习方法。老师介绍,学生改造,适合自己,才是最好;三是意志品质。不怕苦,敢牺牲!乐学只能入门,登峰造极,唯有勤奋。不能三天打鱼两晒网,要持之以恒,绝不松懈。“书山有径勤为路,学海无涯苦作舟”经千百年检验,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反思去年教学,今年尝试了一些改变,如每次课加入20分钟中国文化传统学习这块内容,从古人的衣食住行,到学习工作思想,以及现在的经济腾飞。虽然自己辛苦了不少,但同学反映很好,也觉得在没影响高考短期目标的情况下,开阔视角,扩大格局,更多地传递出“中文的厚重与热爱,和生为中国人的庆幸与自豪,让学习中文有更持久动力”的理念,责无旁贷。另外,也要摆正“道”和“术”的关系,读书更重做人。 总之,千头万绪,教学相长。希望同学在看老师的总结时,能有启发,学习古圣先贤,“三省吾身”的传统。最后,祝同学们学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文学习“艺无止境,永在路上”! 感谢同学,感谢家长,感谢新金山学校,感谢上苍,给了我们这一段师生缘分。 […]
新金山中文学校 VCE中文12年级 邱琳老师 (作者系2016年VCE高考中文第一语言组50分满分考生、2017年VCE高考中文第一语言组 49分考生 指导老师) 时间过得真快,一年匆匆的过去了。记得开学那天, 教室里坐满了很多同学, 人都站到教室外面去了,同学们说,愿意到这里来学习, 因为班风好,同学们团结友爱,互相促进。有个同学说,“本来不想学中文了,看到老师字正腔圆、有趣的讲课,决定就报名了”。同学们认为,在这里有更完整系统的教学资料, 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和取得优异成绩的正能量。今年成绩公布了,班里有25%的同学得到40分以上的高分,远远超过维州平的8%。还有三个同学超过45分,一个同学得了全省的榜眼49分,“忽如一夜春风来, 金榜揭时笑颜开”。 我们在一起学习,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堂中有魅力四射的古诗词,有启发智慧的古文,还有当今的建筑、现代化高铁等等,涉猎广泛。学生们通过听力阅读理解和写作来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VCE考试是全省内的排名,只有刻苦认真才能得到好成绩,班里的张天逸同学认真做完所有练习, 许多考卷的题目都做了两遍,取得了49分的优异成绩。虽然学生中文程度良莠不齐,有的同学只上了几年中文,也是在这一年经过刻苦认真,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我们在一起互相鼓励,传播能正能量。同学们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练口语和学习中互相帮助, 多数学生是只身来海外留学,平常有信息也互相通报。李炜煜和王颢然互相激励,经常同老师刨根问底,功夫不负有心人,高空一个得了46分,一个得了40分,都取得了令人称赞的优异成绩。他们俩在平常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又黑又冷的冬天,总是主动帮助老师拿学习资料,帮助关门关灯,每次都是最后离开。 取得了好成绩,当然都离不开孙校长和胡校长的关心和指导,徐攀雪老师为带领整个团队做的杰出贡献,管理团队方颖老师 等大力支持 。 最后开毕业典礼的时候,同学们准备了各色各样的美食,绚丽多彩的鲜花,献上了自己的节目,孙丹阳跳了漂亮的民族舞蹈, 这才知道她不仅学习优秀,而且舞姿也优美。大家一起到海边留了影,相片上的写的是:春风十里,不如我们在一起。 (作者为VCE中文部教师)
新金山中文学校 VCE中文12年级 吴晶晶老师 (作者系2017年VCE高考中文第二语言高级组 49分考生 指导老师) 第八年,第八次得到捷报。今年心情格外激动和欣慰,同时也深感不易,如今回想起来点滴在目。 感想一:竞争!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也许不了解VCE中文高考的人只看到了我每年的硕果,但事实上SLA(第二语言高级组)的难度是三个等级中最难的。难在基数小,每年参与考试的学生数量最少,而出高分率又是固定的,这就导致高分率是SL和FL的一半而已。难在竞争激烈,SLA的学生普遍都有三到七年的中文学习经历,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对中文产生轻视,不如SL的学生踏实刻苦。套用一句网上流行语: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敢问你有什么优势?所以,相对于2015的高分率达到全维省三分之一,今年令我更激动的是我的学生拿到了49分的高分,这极有可能是SLA全省第一名。不过我更高兴的是几乎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能在加分后达到40分以上,有些学生甚至超越自我,战胜自己,取得自己都无法相信都好成绩! 感想二:心理辅导。我是一个在课堂上教学严格,在课下和学生亲为一家的老师。也许有的时候学生会对我又怕又爱。我喜欢和学生聊天,更善于观察学生心理上微妙都变化。我不希望学生成为一台只有学习功能的机器,我更希望他们能享受学习的过程。我希望他们不仅学到知识更能在一次一次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磨练意志,不要轻言放弃。有好些同学在开始前几近崩溃,此时我放弃教学,反倒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他们聊天,倾听他们的心声和烦恼。效果出奇的好!他们克服了心魔,轻松上阵,心智也成熟了。作为老师,除了教授知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拨云见日,指导正确的方向和道路!我相信接下来我有得忙了,因为已经有家长告诉我说孩子已经将我视为她的心灵导师,一有心事就要向我沟通呢! 我期待着第九年第十年今后更多的经历更多的学生,我享受做老师的过程,看着学生的成长,我也甘之如饴!
姓名:冼瑞璇 语种:SL 指导老师:王慧明 老师 学校:新金山中文学校 我一直对自己的中文能力没有什么自信心,所以能获得高分,我真的感到喜出望外,觉得很有成就感。我认为要取得高分,最重要的不是中文基础,而是学习态度。考高分没有捷径,唯一的方法就是付出不懈的努力。 俗话说得好:“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今年我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中文学习上,所以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口语方面。去年,我的普通话还是疙疙瘩瘩的,词汇量少得可怜,在语法上也总是错误百出。当时,对我来说,用中文向老师问问题已经很不容易,根本就想不到一年后口语考试能考得这么好。 为了弥补不足,我集中了精力,努力地练习口语对话和重点研究。首先花了大量的时间写口语对话和重点研究稿子,在老师帮忙修改后,就开始背口语,几乎每天都会拿着文稿,一边读,一边划关键词,标注拼音。无论是在火车上,吃饭时或者睡觉前,我都会在想着怎么介绍自己、家庭、朋友、兴趣爱好等。由于坚持不懈的练习,我的普通话渐渐地说得更自然、更流利了,口语考试时甚至出乎意料的问题都能自信地回答。 为了准备笔试,我也下了很多工夫。我不仅做了数不胜数的练习题,而且尽量向其他同学学习。我经常读他们的例文,思考他们的作文好在哪里,学一下他们用的好成语和句子。我还跟朋友一起谈谈翻译题,讨论最准确的翻译是什么。我认为每个人都是老师,所以跟朋友交流,互相帮助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中文的方法。 虽然学习中文很辛苦,但是我觉得坚持下来还是很值得的。我今年因为考中文,承受了很大压力,哭过好几次,还经常想放弃。有时候觉得作文写不出来,有时候觉得口语对话背不进去,还有时候觉得重点研究真是太难了,不知道该怎么总结、提炼,但经过老师、家长的鼓励,我最终发现自己还是可以的。通过克服这些困难,我的意志变得越来越坚强了,真正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的道理。虽然中文考完了,但是我相信以后有机会,我还会继续自己学习中文的!
——我学习中文的体会 姓名:李一凡 语种:SLA 指导老师:吴畏 老师 学校:新金山中文学校 当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在凌晨四点钟等到了44分成绩的时候,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记得吴老师说过,分数是和你的努力相匹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VCE中文考试的这一年,对我来说也是快速成长的一年,有付出有收获有遗憾也有不甘。 我是年初才转到新金山学习的,对中文高考的模式一窍不通,尽管有小学5年中文基础,还是感觉束手无策。记得第一周的作文成绩非常差,急得我掉眼泪。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与其退缩不如踏踏实实地按着吴老师教授的写作方法勤学苦炼。老师每周留两篇作文我就写四篇,同时还要揣摩不同的范文写法,成绩不到18分就一遍遍地改,直到满意为止。口语是我的另一个紧张点,为了备战口语,自己准备5万字的一般对话和3万字的详细研究,每天都要求自己和爸爸妈妈做口语练习,平时常练,假期多练,甚至在考试前感冒发烧都没有停歇,嗓子每天都像在冒烟一样。经过这样的日日“魔炼”,我的成绩也开花结果了。但我年初定下的目标是45分,如果自己再努力些,一定会做得更好,这也是我的遗憾。就像吴老师经常说的,哪不行就补哪,要听说读写译没有弱项才能拿高分,而且成绩是和努力相匹配的。 至于中文学习经验,我觉得除了汗水与勤奋以外,要学好中文,最重要的就是多读书,即使没有时间广泛阅读,也建议大家一定要读新金山要求大家购买的地理、文化、历史常识三本书,无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是对翻译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非常感谢新金山学校,让我在很好的环境下学习中文。尤其感谢吴畏老师教我许多中文知识、文化常识、考试技巧,让我在其他科目乃至今后的人生中也受益匪浅;感谢方老师、张老师在考前对我的辅导,也感谢辛苦进行口语模拟考试的老师们!也非常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即使听了无数遍,每天晚上也耐心地陪我练口语、一起熬夜。感谢我的同学们,让我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充满欢笑。 最后,祝学弟学妹们学业有成,考出一个对得起自己的成绩。加油!
姓名:王瑞超 语种: SL 指导老师:詹霞老师 学校:新金山中文学校 我叫王瑞超。今年,我中文毕业了。回忆我学习中文的经历,真是步步艰辛,感慨万分。我所付出的努力终于在今年的高考中得到了回报。 从小,学中文不是自己想学的而是父母逼我去学的,对中文学习有非常强烈的抵触感。当时,我认为生活在澳洲,没有必要学习中文,所以那几年,我的中文水平并没有多大的提高。不过我庆幸我的中文学习一直坚持下来了。它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被动学习中文到主动学习中文,这个过程太漫长了。这个转变要从我十一年级转入新金山中文学校开始。 一到新金山我就参加了寻根之旅活动。通过寻根之旅,我不仅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更加激发了我对学中文的热情。同时,十一年级在李红老师的班上,我的基础中文学习很扎实。还有十二年级在詹霞老师班里,有针对性的答题技巧指导和强化考试训练。这两年中,我全力以赴,因为对中文的热爱,我越学越带劲,因此获益匪浅。 我的父母说:“在新金山两年的学习,中文终于在我的身上打下烙印,生根开花了。”这话说到我的心坎上了。如果当初没有选择新金山,就没有今天优异的成绩。是新金山学校,让中文走进我的心里。
姓名:吉喆 语种:FL 指导老师:高宁老师 学校:新金山中文学校 不知不觉,一切竟已尘埃落定了。 起初是不打算在出成绩那天查分数的,对自己的发挥并不是那么胸有成竹,在无数身边同学查了分数晒了朋友圈之后,最终按耐不住点了进去,看到成绩,近乎喜极而泣。 恍然若昨,想起考前几周无数个飘着丝雨的夜晚,微弱的灯光,成摞的作文,还有坐在书桌前望着灯光,背着作文的我。想起那段被拼搏和温暖填满,纯净无忧而坚定的日子,互相鼓励,相互祝福。想起每个周末一起坐在教室里共享作文,共同进步的场景,一年转瞬即逝,尤其感谢这一年里老师的辛勤付出与教诲! 单调的语言是苍白的,一年以来积累的经验之谈才是更有力的。重中之重则是要发现自身不足,查漏补缺。在做题过程中,不断“吾将上下而求索”,发现失分多的part的时候不可得过且过,而应该摸索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弥补欠缺。于我而言,阅读理解是我的弱项,在保持一定数量的听力与写作练习的同时,我翻阅了历年来所有的文章,近几年的更是要逐篇动笔去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写多练,善于总结归纳,才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正所谓“天道酬勤”,如果肯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 望一切如愿。
姓名:腾钰雯 语种:FL 指导老师:高宁老师 学校:新金山中文学校 2017,是我第一次踏上备考VCE的征程。在年头选择直接读VCE中文第一语言的 Unit 3&4 的时候我是迷惘的,我是否真的准备好了去加入这竞争相对激烈的考试呢 ?当时的我就是抱着试一试不行明年再来的心态准备的,我知道我与那些已经学习过 Unit 1&2 的同学们来说,距离了一整年的努力与心血了。 首先,真的很感恩能遇到一个认真负责的好老师 — 高宁老师,他包容了我的一次次的作业拖欠,一次次的请假。他总是鼓励我们上40分不是一件难的事情,循循善诱地教导我们要学着脚踏实地的去努力。好几次我对中文不上心的时候,高老师总会旁敲侧击地提醒我。因为今年还考中数的缘故,我常常花大把的时间看数学而对中文作业不以为然,谢谢高老师一直以来没有“放弃”我,感谢您的教诲! 这一整年中,我时而拖拉时而非常努力,换句话说我就是个临时抱佛脚的人吧,甚至连口语考试的问题我都是拖拉到最后才去研究的。这不是一个长久有效的好习惯,所以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引以为戒,也算是我自己今年最大的收获了吧。但是绝大多数时候我还是认认真真完成作业,也曾经很疯狂地一周交7篇作业过,我很感谢那个非常努力的自己,奠定了我现在收获到了还不错的成绩。 此外,我认为中文的学习中,成语的积累必不可少,学弟学妹们若是能掌握出口成章的成语,那高分便不在话下了。口语、听力都是需要反复练习熟能生巧的,阅读与评估文中含有大量技巧性的知识,也需要自己深入斟酌与研究。 总而言之,我坚信“越努力越幸运”。VCE的学习一定是遵循着付出与成果成正比的,而这一年中文学习之余,友情、师生情都是中文赋予我的无价的回忆。最后深深地感谢高老师,感谢陪伴着我一起走过一年的同学们,祝大家万事顺意!最后,祝新金山学校越办越好!
姓名:林亦殊 语种:FL 指导老师:高宁老师 学校:新金山中文学校 大家好,我是来自第一语言的林亦殊。一年的时间转瞬既逝,很高兴能够看到今年新金山中文学校又有许多同学金榜题名,取得高分。从第一天的初来乍到到现在,回望过去的一年,我很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一年来学习中文的心路历程。 记得年初在刚开始学习中文的时候我很好奇,在国外学习中文会是怎样一种体验?在开始学习之初,我常常感到困惑:听力就是根据音频按顺序速记吗?阅读理解,是让我们猜出三个中心再运用材料无缝对接地写篇文章吗?刚开始写的时候我常常一头雾水,抓不到逻辑。我想同学们都跟我有一样的感受,这和国内学的语文差得也太大了吧!之后老师跟我们说:“这里学习的中文是英语写的大纲,是英语的逻辑思维。这是带着镣铐跳舞,看看在这样的情况下哪个同学能跳得好。”在那之后我好像明白了,上中文课可能不是学习中文,而是为了考试。之后,经过反复地写,反复的不解,再写,再写,我好像还真摸着点门路了:听力,检验的是你是否能够收取并且快速记忆他人说话所传达的内容。阅读,根据题目的文本,重新组合信息,展现对已知信息的理解;评估文,让我们了解了如何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凡事利弊共存,不可一概而论;而重点研究则是给我感触最深的一项。为了准备我的题目,我研究到的内容覆盖到了古今中外地理人文,大至国家社会,细微至个人,甚至还了解了生命的意义。在国内,说话不是一个考试项目,我们往往因此忽略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禁锢了每个人都具有的语言的力量。我很高兴,通过学习vce中文,提高了与他人沟通以及表达自我的能力。我感觉到这是在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中文,从不同的角度来测验我们对于中文的理解和运用,这又何尝不有趣?何尝不是一种学习呢?在一年之后我发现,原来带着镣铐跳舞并不缺乏合理性。 时间的指针在四维度里旋转,跳跃,吹散了时光,带走了我们,但我相信在学习中文中的收获,以及美好又或是困惑的记忆都将印烙在每一位同学心中,化为知识与经验的宝藏,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