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风韵南粤肇庆营)系列报道 访悦城龙母祖庙 敬德庆学宫孔子像
2025“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风韵南粤肇庆营)系列报道
访悦城龙母祖庙 敬德庆学宫孔子像
7月10日,营员们迎来了本次寻根之旅的第一次外出学习活动。上午大家首先参观的是 “侨界文化交流基地” — 德庆悦城龙母祖庙,它与陈家祠堂、佛山祖庙并称为岭南古建筑三大瑰宝,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庙内建筑巧夺天工,砖雕、木雕、石雕、灰塑、陶塑等工艺精湛绝伦,将岭南建筑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悦城龙母祖庙,不仅是凝聚民族信仰“龙母文化”的民间活动场所,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它在装饰艺术上大量采用了比喻、谐音借代、通感联想等手法,把不同空间的具有某种象征寓意的符号或物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图案纹饰、壁画来表达某种意念,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也形象地表现了晚清时期封建社会的传统意识和价值取向。因此,悦城龙母祖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研究价值。
肇庆市侨联黄超毅副主席全天陪同,德庆县侨联主席庄镇雄、副主席王瑞强全程陪同有关活动。在龙母祖庙,德庆县悦城龙母祖庙文物管理所负责人叶汉文主任,办公室负责人徐汉文主任,带领寻根之旅团的华裔青少年们参观龙母祖庙内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并代表龙母祖庙向胡培康赠送了礼物。讲解员、导游组长徐燕梅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营员们讲解龙母祖庙的历史。
第二站,德庆学宫。古代的学宫是官方设立的学校或教育机构,类似于今天的学校或学院。学宫通常与孔庙相结合,既用于祭祀孔子,也作为地方政府的学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的功能。德庆学宫作为岭南乃至中国南方现存最古老的孔庙,承载着千年儒家智慧。大成殿打破传统厅堂“八柱撑空”的木梁架结构,采用“四柱不顶”的独特形式,斗拱层叠,设计精巧,尽显古人的建筑智慧。德庆县学宫管理所负责人谈庆华主任,办公室负责人杜家瑞主任陪同并耐心讲解。
在参观过程中,包凯文和林楷峰两位营员问老师“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的意思,通过老师的讲解,他们明白了,原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提醒自己每天在多次反省自己,具体来说,就是: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竭力?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了?通过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品德。营员们纷纷表示,受教了。
摸摸近年中国高考状元的手印,营员们也想沾沾好运气,祝自己学业进步,心想事成!
下午,营员们来到了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回龙镇赤水塘村。该村始建于元末明初,至今约700年历史,民居分新旧两部分,新建的房子绕古村而建,古村绕湖而建。古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青砖黛瓦,保存良好,是一幅水墨田园风光图。俯视村落,新旧村犹如一个展开的扇形布局。走近村边,碉楼、炮楼、别墅、祠堂、祖堂、书室、门楼、民居、古井、古树,错落有致。
人在画中,虚虚实实,别有一幅画面呢。
这里的古村保存完好,营员们走在青砖小巷中,仿佛时光穿越,令人恍然。
让人意外的是,大家在这里还看到了墨尔本老侨领–华联会第二任主席吴其芬的介绍,他的老宅至今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让来自墨尔本的师生们感受到了海外华人与祖籍国的真切联系,倍感亲切。远在墨尔本的营员家长们也和孩子们一起同步“云寻根”,家长看到关于墨尔本华侨的介绍后,也感叹“希望孩子们长大后也可以为祖籍国做出贡献”。
晚饭后,我们的营员与肇庆中学的同学们开展了热烈的座谈交流,小伙伴们围绕学习生活、文化差异等话题畅所欲言,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还互赠礼物表达感谢。
我们的领队老师在微信群里与关心营员的家长们随时通报营员的情况,由于肇庆天气炎热,营地特别准备了急救物品和日常药物,我们的领队老师在出发前还特别在澳大利亚复学了紧急抢救和CPR课程,在参营的每一天也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健康。家长们也十分感动,感谢领队老师们的及时更新,希望他们也同时照顾好自己,圆满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