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历严寒苦,喜迎梅花香。在2020年的巨大挑战面前,新金山中文学校在全体学生、老师家长和学校的共同拼搏和努力下,再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截至目前,新金山中文学校就读的学生中,共73名取得了40分以上的成绩;其中23%取得了45分以上的高分,总高分率更是创下近几年新高! 太阳日报上榜的185名来自全省上百所高中和补习机构的高分学生中,有62名就读于新金山中文学校(另外还有10余名高分学生不愿见报,未计算在内),占总数的1/3。第二语言和高级组的共88名高分学生中,44名就读于新金山中文学校,占总数的1/2。太阳报高分名单(绿色标注为注册在新金山的学生;黄色标注为在日校注册在新金山补习的学生)热烈祝贺恭喜所有2020年的考生出色地完成了今年的挑战。热烈祝贺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们!愿你们用丰满的羽翼搏击长空,创造未来! 衷心感谢战斗在一线的十二年级的老师们:沈雪羚 高宁 吴畏 郑凝芝 李汉京 陈东风 朱怡祥 许可 夏洁 山蓝 李莉茜 任莉莉 刘文霞 …
随着新年的祝福,新金山西区中文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付出了巨大努力,获得了优异成绩的2020年落下了帷幕。特别祝贺老师和同学们! 作为家长,首先要感谢许可老师一年来的悉心指导,无微不至的关怀。 孩子们的成功是许老师无数个周末和夜晚指导的结果。成绩公布后,许老师比我们还要开心。 我们都在大学教书,充分理解今年教学模式的改变带来的冲击。 远程教学属于在紧急情况下仓促上马, 要获得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付出非常多的额外努力。 不少地方,包括有些大学专业,仅仅把视频放在网上让学生自己学习。那样老师是轻松了,可是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新金山的老师们为孩子们的付出大家有目共睹, 莉莉老师对孩子们的鼓励和督促,无形中给孩子们很大的支持和信念;卓越的领导力在新金山形成了积极努力,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 在我们周边有这样的教育资源,是我们的幸运。一路走来,我们非常感激赵老师,谭老师,于老师帮孩子打下的坚实的基础,带给孩子快乐的学习时光。 语新在2020年取得了满意的成绩,也有不少没做好的地方,写出来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临近年尾,VCE成绩公布了,我的女儿亚男在中文第二语言考试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这让我们全家都很开心。好成绩的取得,跟好学校和好老师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在高兴的同时,也对新金山西区中文学校的老师们充满感激之情。2020年是亚男进入VCE阶段的第一年,恰巧又是中文考试改革的第一年,而且还遇到了特殊疫情。我明显地感到孩子学习中文的压力骤然猛增:一个星期两篇作文,一个一个的SAC接踵而来,让她感到有点“压力山大”。幸运的是,我们有一位非常有责任心有经验的许可老师,她总是会对孩子取得的成绩进行鼓励,对孩子存在的不足及时指出。这样,孩子就可以有效地查缺补漏,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能扎扎实实地稳步提高。疫情严重的那段时间,她总是通过微信,电话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及时修改作文。在应对口语考试的复习中,莉莉校长、许可和林宁等老师们都競競业业,林宁老师更是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陪着孩子们在网上练习口语。口语练习后还会做详细的总结和分析,所有这些我和孩子都记忆犹新。我非常感谢新金山西区中文学校,墨尔本的华人子弟在这里不仅学习了中文,还深入了解了中国文化。西区中文学校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集体,郭老师,林宁老师,赵老师,许可老师都是亚男的启蒙老师,亚男在这里获益匪浅。没有老师们辛勤的耕耘,女儿怎么能够把那些枯燥乏味的汉字串起来变成一篇篇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文章;没有老师们辛勤的耕耘,女儿怎么能博览中文书籍领悟中国文化的精髓。正是在新金山西区中文学校的在校长老师们精神感召和鼓励支持下,亚男才能够把课程坚持下来,没有半途而废。这是我们的幸运和福气。中文拓宽了亚男的眼界,给她打开了中文世界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窗口。是西区中文学校的老师们给了女儿一支马良的神笔,让她能用中文画出五彩缤纷的人生蓝图,我们全家对此深感欣慰。新年开始了,中文学校生活成为了历史,但是未来的人生之路还很漫长,加油!
今年,第三届“华文创想曲”海外华裔青少年创意作文大赛向全世界华裔青少年发出了邀请。疫情并未阻挡学生们的热情,今年的大赛吸引了来自五大洲41个国家的华裔青少年投稿,比上一年新增了8个国家。新金山中文学校的学生更是踊跃投稿,用中文记录生活,抒发情感。 经过评审专家们的严格选拔,我校VCE中文部共43人获奖,邵兟麒同学(王慧明老师班)的作品《姨奶奶的三轮车》更是荣获大赛特等奖。同学们有的写出了在中国的游记或童年回忆,有的对今年的疫情和时事表达了自己独到的看法。他们用真情实感直抒胸臆,并体现了扎实的中文功底,获得了评委的肯定。向所有获奖的同学表示祝贺! 部分获奖学生感言: 作为出生在澳洲的第二语言学生,这次能获得2020华文创想曲作文比赛的特等奖,我和我的家人喜出望外,特别开心! 首先,感谢华文创想曲组办单位给了我们海外热爱中文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其次,感谢新金山中文学校这片沃土和我今年的老师王慧明的栽培,让我这粒小小的种子能够开出花朵来!最后,特别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给予我的写作启发和帮助!另外,祝贺所有参赛的同学们,你们都写得非常精彩和有意思! 我将继续努力,用我们华裔学生的语言和视野,抒发对中国的真情实感!新年要到了,这是我获得的最好的新年礼物。祝大家新年快乐! ——11年级 …
第三届“华文创想曲”海外华裔青少年创意作文大赛的获奖名单已经公布。怀揣着忐忑的心,我点开获奖名单。我希望我们班参赛的孩子们都能获奖,因为我知道他们为了这个比赛所付出的时间和努力。创意一换再换、内容一改再改,他们始终不厌其烦,只为最后定稿时能呈现最完美的作品。而在这个全球征稿的比赛中,我们五年级班投稿的六位同学中三位同学获奖,其中两位同学获得一等奖、一位同学获得二等奖。对于获奖的孩子而言,为他们喜悦、骄傲之余也倍感欣慰,这是他们努力后所收获到的认可和回报,也是鼓励他们继续学习中文的动力所在。然,我们班另外三个孩子的作品同样精妙且出色。因为有个孩子的中文底子相对较好,所以我特地增加难度,提议她从动物的视角出发联想到环境保护上,一方面现在环境污染亟待人们重视和解决,另一方面以动物作为第一人称的视角也能点明比赛“创”和“想”的主题。而她最后传送给我的文章《海龟的心声》也不负所望地诠释了环境污染对海龟和其他海洋动物造成的影响。大海是海龟,是各类海洋动物的家,而当他们的家充斥着四散的渔网、塑料瓶,塑料袋或是其他各种垃圾时,当他们的生命一次次因为这些人类随意丢弃的垃圾受到威胁时,他们无从诉说,也无可奈何。《海龟的心声》里的海龟是幸运的,它虽然一次次因为人类遭受痛苦和危险,但也被人类一次次地解救;它见到了新冠疫情下因为人类活动减少而变干净的“家”;它还在疫情结束后又恢复“原样”的海洋中侥幸存活……竭尽全力想要活着的海龟在呐喊,呼吁人类重视起环保问题,这不仅仅是为了人类自己,也是为了大家共同生存的星球。我们班有一位同学是从自己喜爱的乐器——吉他入手,分享了他和吉他的故事。在介绍吉他的内容里,涉及大量的资料搜索和汇总概括,而他也能细致耐心地从茫茫素材中挑选自己所需的那部分内容并进行归纳整理。比如吉他可能不止六弦,而是从一到二十四弦不等;比如吉他除了能弹奏出美妙琴声外还能弹奏出动物叫声、风雨声等。在介绍到自己与吉他的故事时,他分享了自己对吉他喜好的转变过程,并随着对吉他了解的加深,喜爱之情也与日俱增。比如他会仔细观察吉他手们的弹奏技巧并应用到自己的弹奏中,再如他会反复观看各类演奏视频,自学、自弹、自唱。我们班还有一位同学是从小学生的视角来看待学习。学习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适应社会甚至改变社会的过程。他每天会伴随着清脆悦耳的鸟鸣声晨读半小时;他每周末或是空闲时都会去图书馆看书,享受在书海里徜徉的自在与快乐;他通过对各类知识的学习,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变化规律,懂得了如何尊师重道、以礼待人,也明白了知识使人进步与成长。我想说,这次的比赛与孩子们而言或许只是铺就他们成长道路的一块小石子,看似微不足道,却组成了人生前进的路基。无论获奖与否,请享受自己努力的过程,因为这是学习进步的过程,是经验的积累,更是人生的充实。
爸爸的故乡,位于湖北荆州古城的一个小镇——闸口镇。奶奶在这里居住了很多年,习惯了这里安静淳朴的生活。 爸爸离开故乡三十多年了,虽然经常回去,但在故乡和奶奶一起过春节也是很久远的事情了。今年的春节,正赶上墨尔本的暑假,于是我们一家人兴高采烈地回到了爸爸的故乡。正是寒冬季节,天气阴冷得似乎要下雪。临近过年,街道两旁被摆满年货的摊贩们簇拥着,空气中飘荡着“恭喜你发财”的音乐。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赶趟儿似的,大包小包的采买各种各样的年货。 “呵呵,长高了啊!肚子饿不饿啊,冷不冷啊……”一进家门,或许是因为太激动了,奶奶紧紧握住我的双手,嘴里不停地呢喃着。这是一双勤劳的手,以至于这双手每一个指节两旁都有一个个干硬的死茧,颜色枯黄,掌面粗糙,连青筋和骨节都隐约能看到。天气很冷,但我能感觉到她枯柴似地双手散发出的温热。她的背已经完全佝偻着。絮叨完后,她又蹒跚地走到爸爸跟前,以一种近乎仰视的姿态面向爸爸。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但我能感觉到奶奶原本浑浊的双眼顿时熠熠生辉,一脸怜爱地望着爸爸。爸爸靠在门边,扶住奶奶,弯下腰轻轻地说 :“姆妈,我回来了。” 在爷爷奶奶家的日子很平静也很温馨。在我们的眼里,奶奶经常会“没事找事“地干家务活。本来爷爷心疼她,让她少干活多休息,还专门请了保姆照顾他们的生活。可是奶奶说:”人老了,一定要多活动,不能不动。她每天早上很早就起床,找出一些东西来洗,还亲自烧开水做早饭。中午的时候,她会和我拉拉家常。从她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我知道奶奶是一个很坚强很善良的人。”她只读过几年私塾。但她很聪明,从小就会算账,帮父母打理生意。奶奶13岁的时候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导致父母双亡,被亲戚强占了家里的财产。她跟着她的哥哥长大。她和爷爷一起共同度过了70个春夏秋冬。她用一双勤劳的双手养育了四个孩子。因为爷爷当年教师工资微薄,她起早贪黑地在学校卖面条挣钱供爸爸上大学。她总是热心地帮助别人,和别人分享她的自我护理小知识,好多亲戚朋友用了奶奶的偏方,都神奇地消除了病痛。这些家常话虽然琐碎,但奶奶说得很生动,让我总是百听不厌。晚饭后,她和爷爷一起雷打不动地看新闻和抗战神剧。俩人边看边分析剧情,还说说笑笑。最美不过夕阳红。 很快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节奏,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纷至沓来。爸爸和妈妈脸色开始变得凝重。奶奶也开始担心起来,但她没有多说话,只是默默地帮我们准备东西。饭桌上,她总是把我们看了又看,叮嘱我们要多吃,把身体养好。1月24日,武汉“封城”。我们居住的地区也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街上空无一人。没过几天,我们也接到了澳洲政府的撤侨通知。还没有好好地相聚,我们又要面临分离。出发的前一天晚上,半夜里,我们隐约听到簌簌的声音。一大早醒来,奶奶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早饭。几锅热气腾腾的包子放在桌上,奶奶微笑的脸上满是自豪。妈妈抱着奶奶,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落。 就要出发了,我仔细地端详着眼前的奶奶,她的脸如同一张密密麻麻的蜘蛛网,每一根丝都交错着。因为天气冷,她穿着厚厚的棉衣,整个人看上去很消瘦,就如老屋前那棵生命即将殆尽的树,颤颤巍巍。“再见,奶奶!”这是我叫得最动听的一次。我看见妈妈红着眼圈轻轻地弯下腰,拥抱了奶奶,哽咽着说:“姆妈,你一定要好好地,好好地等着我们,等着我们回来。”我们上了车。我轻轻转过身,奶奶静静地伫立在老屋前,目送我们远去。那位身着老绿色布衣的老人与爬满青苔的老屋渐渐地融为一体。我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分离,但书上说人生只要有相遇就一定会有分离。一路上,我们沉默不语。突然,爸爸沉沉地说:“老啦,过一天,少一天了。“”不要!“我在心里呐喊着。我想起奶奶说:”你们不要牵挂我,我挺好的,不愁吃不愁穿……” 回到墨尔本的这些日子里,我们和奶奶也经常通电话。奶奶洪亮的声音总是让我们感到非常地快乐。 有人说:“故乡是因老人的存在而一直联系着我们子孙后代,倘若有一天老人走了,那么故乡只会渐行渐远,淡漠出我们的记忆,彻底地成为一个概念。“我们爱奶奶,奶奶也爱我们。奶奶小的时候,她没有享受更多父母的爱。可是她把善良和爱,深沉地给了每一个家庭成员,感染了周围的人。我感觉奶奶就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我们。这就是爱的力量,会一直传承下去。在我们和奶奶的心中有一条清澈的河,它是我们和奶奶感情的象征。这条河源远流长。此文在第三届“华文创想曲”海外华裔青少年创意作文大赛中获得特等奖就读学校:新金山西区中文学校就读年级:八年级参赛学生:邱雯雯指导老师:谌峥
爸爸的故乡,位于湖北荆州古城的一个小镇——闸口镇。奶奶在这里居住了很多年,习惯了这里安静淳朴的生活。 爸爸离开故乡三十多年了,虽然经常回去,但在故乡和奶奶一起过春节也是很久远的事情了。今年的春节,正赶上墨尔本的暑假,于是我们一家人兴高采烈地回到了爸爸的故乡。正是寒冬季节,天气阴冷得似乎要下雪。临近过年,街道两旁被摆满年货的摊贩们簇拥着,空气中飘荡着“恭喜你发财”的音乐。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赶趟儿似的,大包小包的采买各种各样的年货。 “呵呵,长高了啊!肚子饿不饿啊,冷不冷啊……”一进家门,或许是因为太激动了,奶奶紧紧握住我的双手,嘴里不停地呢喃着。这是一双勤劳的手,以至于这双手每一个指节两旁都有一个个干硬的死茧,颜色枯黄,掌面粗糙,连青筋和骨节都隐约能看到。天气很冷,但我能感觉到她枯柴似地双手散发出的温热。她的背已经完全佝偻着。絮叨完后,她又蹒跚地走到爸爸跟前,以一种近乎仰视的姿态面向爸爸。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但我能感觉到奶奶原本浑浊的双眼顿时熠熠生辉,一脸怜爱地望着爸爸。爸爸靠在门边,扶住奶奶,弯下腰轻轻地说 :“姆妈,我回来了。” 在爷爷奶奶家的日子很平静也很温馨。在我们的眼里,奶奶经常会“没事找事“地干家务活。本来爷爷心疼她,让她少干活多休息,还专门请了保姆照顾他们的生活。可是奶奶说:”人老了,一定要多活动,不能不动。她每天早上很早就起床,找出一些东西来洗,还亲自烧开水做早饭。中午的时候,她会和我拉拉家常。从她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我知道奶奶是一个很坚强很善良的人。”她只读过几年私塾。但她很聪明,从小就会算账,帮父母打理生意。奶奶13岁的时候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导致父母双亡,被亲戚强占了家里的财产。她跟着她的哥哥长大。她和爷爷一起共同度过了70个春夏秋冬。她用一双勤劳的双手养育了四个孩子。因为爷爷当年教师工资微薄,她起早贪黑地在学校卖面条挣钱供爸爸上大学。她总是热心地帮助别人,和别人分享她的自我护理小知识,好多亲戚朋友用了奶奶的偏方,都神奇地消除了病痛。这些家常话虽然琐碎,但奶奶说得很生动,让我总是百听不厌。晚饭后,她和爷爷一起雷打不动地看新闻和抗战神剧。俩人边看边分析剧情,还说说笑笑。最美不过夕阳红。 很快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节奏,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纷至沓来。爸爸和妈妈脸色开始变得凝重。奶奶也开始担心起来,但她没有多说话,只是默默地帮我们准备东西。饭桌上,她总是把我们看了又看,叮嘱我们要多吃,把身体养好。1月24日,武汉“封城”。我们居住的地区也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街上空无一人。没过几天,我们也接到了澳洲政府的撤侨通知。还没有好好地相聚,我们又要面临分离。出发的前一天晚上,半夜里,我们隐约听到簌簌的声音。一大早醒来,奶奶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早饭。几锅热气腾腾的包子放在桌上,奶奶微笑的脸上满是自豪。妈妈抱着奶奶,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落。 就要出发了,我仔细地端详着眼前的奶奶,她的脸如同一张密密麻麻的蜘蛛网,每一根丝都交错着。因为天气冷,她穿着厚厚的棉衣,整个人看上去很消瘦,就如老屋前那棵生命即将殆尽的树,颤颤巍巍。“再见,奶奶!”这是我叫得最动听的一次。我看见妈妈红着眼圈轻轻地弯下腰,拥抱了奶奶,哽咽着说:“姆妈,你一定要好好地,好好地等着我们,等着我们回来。”我们上了车。我轻轻转过身,奶奶静静地伫立在老屋前,目送我们远去。那位身着老绿色布衣的老人与爬满青苔的老屋渐渐地融为一体。我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分离,但书上说人生只要有相遇就一定会有分离。一路上,我们沉默不语。突然,爸爸沉沉地说:“老啦,过一天,少一天了。“”不要!“我在心里呐喊着。我想起奶奶说:”你们不要牵挂我,我挺好的,不愁吃不愁穿……” 回到墨尔本的这些日子里,我们和奶奶也经常通电话。奶奶洪亮的声音总是让我们感到非常地快乐。 有人说:“故乡是因老人的存在而一直联系着我们子孙后代,倘若有一天老人走了,那么故乡只会渐行渐远,淡漠出我们的记忆,彻底地成为一个概念。“我们爱奶奶,奶奶也爱我们。奶奶小的时候,她没有享受更多父母的爱。可是她把善良和爱,深沉地给了每一个家庭成员,感染了周围的人。我感觉奶奶就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我们。这就是爱的力量,会一直传承下去。在我们和奶奶的心中有一条清澈的河,它是我们和奶奶感情的象征。这条河源远流长。此文在第三届“华文创想曲”海外华裔青少年创意作文大赛中获得特等奖就读学校:新金山西区中文学校就读年级:八年级参赛学生:邱雯雯指导老师:谌峥
盼望着,盼望着,圣诞和新年的脚步近了。经历了漫长的宅家学习的新金山西区中文学校的学生们,也收获了中文学习的果实。 尤其是八年级的同学们,在第三届“华文创想曲”海外华裔青少年作文大赛中,共有9位同学参赛获奖,其中特等奖1人,一等奖5人,二等奖3人。这些同学都是在澳大利亚土生土长的孩子,学好中文,写好作文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在这些参赛作文里洋溢着浓浓的思乡之情,充满着对中国美食美景的喜爱,对自己的家庭的热爱,分享着成长经历和旅游经历的快乐和“苦恼”。 在邱雯雯同学的作文中,记录了2020“武汉撤侨”的惊心动魄。通过对奶奶的人物特征和细节描写,寄托了母爱之河的源远流长。在李庭宇同学的作文中,通过书信的形式,描述了自己宅家的生活和思考,生动有趣。在殷福乐同学的作文中,真实地反映了回中国的感受。在李响同学的作文中,介绍了父母故乡的人文历史和风景小吃。在刘觉慧同学的作文中,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小女孩的天真和成长。在李世杰同学的作文中,讲述了自己第一次走过玻璃栈桥的胆战心惊的经历。在陈嘉漩同学的作文中,分享了和好朋友的快乐之旅。在范纬雄同学的作文中,分享了和家人生活的快乐。在吴紫瑄同学的作文中,讲述了怎样和爸爸妈妈沟通社交媒体的使用对生活的改变,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回顾孩子们的成长过程,班主任谌峥老师感慨万千: “这些同学两年来都经历过写作文的初级阶段。一开始孩子们的作文问题是不知道写什么和如何写,或者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词语贫乏不生动。面批作文和学生反复沟通也是非常地重要。 在网络疫情中,我们采用了三种形式来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一是通过家庭活动视频记录,家庭话题探讨等形式,鼓励家庭成员参与到活动中,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经历活动以后在写作文时有感而发,更形象生动。二是鼓励学生用PPT记录旅游经历,整理照片的过程也是一次美好的回忆。在经历过作文的思维训练、场景记录等等学习以后,同学们开始用中文的思维学习中文。三是作文完成后,根据学生所拥有的素材特点以及他们本人的感受来决定如何修改。通过片段练习,多层次的组合练习来循序渐进地使作文的结构趋于复杂化,内容变得更丰富。笔触所致,信手拈来。 参加比赛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学习,我们也是把它当作一次重要的作文训练,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 在新金山西区中文学校,作文教学是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各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团队的辛勤工作下,我们相信,一定会开出更多灿烂的希望之花。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名叫《月亮上有什么》,这篇课文让我了解了很多月球知识。现在我知道,原来早在1969年就有人登上了月球,我从历史资料中看见那艘叫“阿波罗”号飞船载着两名美国宇航员飞离了地球。我多么希望自己也是坐在上面的一名宇航员,能够登上月球看一看月球上面到底有什么?我真的希望有一天登上月球,看看月球上是否像课文里说的那样:是不是到处都是阳光?是不是真的没有生物的存在?是不是真的什么都听不到?昨晚睡梦中,我乘坐中国的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亲手在月球上插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让她在月球上永远飘扬。我还梦见在月球上建造自己的房子,并和我的家人在月球上自由快乐地游玩着!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一名真正的宇航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