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我们的“云”课堂在老师们的精心准备下,已顺利开展了近二个月了。 “疫”起上课,老师每周在云课堂课和学生完成了教学后,线下孩子们都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作业,家长积极配合上传了作业,小孩子的奇思妙想,精品不断。 本期主要收入了低年级学生(年龄为6岁到8岁)的作品,既有二年级学生用刚学到的中文字词通过画笔的形式记录下宅家抗击疫情的生活和创意画刊,又有三年级余老师结合课文教学后的布置的拓展作业,这里把各个年级的学生作品编辑成册,相互分享,原来中文学习可以这么有趣,从孩子们一篇篇精美的作品中,可见孩子们对我们中文的喜爱之情。让孩子爱上中文学习。也让我们的家长更深的了解到我们的中文教学不只是教孩子认字写字,更多是让孩子全面掌握中文这项技能,融合到自己的生活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为我们的学生点赞,更为我们的老师感到自豪,谢谢大家。下面就来看看他们的作品吧! 二年级沈琢老师:向二年级班级的学生发起了“我在家里抗疫情”主题性海报创作的倡议.虽然正值TERM1假期,老师和同学们都分散在家,但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同学们积极响应、踊跃参加,高质量完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作品,充分体现出学生对防止疫情的想法和办法。通过画笔创作了许多疫情防控小作品。本期先精选出的20余幅作品予以刊登。http://s.dps.cn/go/b7b1955e4a2143e5566eaf874e6d696d二年级林琳老师:<<中文>>课本第二册第4课“讲礼貌”这篇课文主要是教授孩子学习几个常见的礼貌用语,培养他们讲礼貌的好习惯,引导他们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为了让孩子们扎实地巩固之前课堂上学到的“你好!”、“请坐。” “谢谢!” “对不起。” “没关系。” “再见!”这些礼貌用语,在“讲礼貌”这一课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上设计了一个小故事 – 小朋友小明在“礼貌树”下教小动物们(有三只漂亮的小鸟、猴妈妈和它可爱的两个小宝宝)学习礼貌用语。孩子们在这一特定的情景中,通过听故事不仅温习了学过的礼貌用语,还学习了新的词汇和量词的用法。之后结合低年级的孩子们喜爱写写画画这一特点,鼓励他们根据所学创作出有自己特色的“礼貌树”。从而增强他们学好中文的自信心和自豪感!http://s.dps.cn/go/f9d6c663744c439505a446ac8b793d31三年级沈晶晶老师、余彩媚老师:每年的假期,孩子们都会有很多有趣的活动,或出国旅游,领略大好河山,或短途旅游,享受夏天的快乐,或在家和小朋友们玩耍,做一些喜欢的事情。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慢慢地开始适应中文写作,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让孩子们开始做假期海报,不设任何形式,想怎么做都可以,基本要求是要有一些中文字和图片。他们从最初的写几个字,到现在可以写句子,写段落,进步是非常大的。孩子们都喜欢画画,又非常有创意,配上插图或照片,一份份生动活泼,色彩斑斓的海报就展示在了大家面前。这样一份海报既记录下了假期的快乐时光,又练习了中文写作,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http://s.dps.cn/go/9125dff549831680d6703d47b278f0d5 余彩媚老师:根据《中文》第三册第5课“我是谁”是一篇科普性的小短文,短文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水的不同存在形态。为更好地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精心设计了课后练习,针对不同孩子的学习能力分层次地给出了四个围绕主题“水”的作业,有根据课文内容自编的“水的变化”连环画,有“水的用处大”“保护水资源”的小报,有查找谜底是水的谜语,还可自创作业。由于本次作业内容丰富有趣,充分调动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小朋友们发挥各自的优势,画画写写做做,一份份图文并茂,充满童趣及创意的作品跃然纸上,不由为之赞叹!深为孩子们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所感动,并欣慰地看到了孩子们不仅掌握了课文的知识点,而且能认真思考,努力去了解自然,并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大自然。由于篇幅的限制,这里只能选取部分孩子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欣赏,为孩子们点赞!http://s.dps.cn/go/01dead0caa0a0dc59cde7b8181cc9b96敬请期待下期,待续!
来自新金山西区中文学校云课堂的家长来信: 有您真好!敬爱的郭老师: 您好!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澳洲自发生疫情以来已过了三个月的时间。非常感谢新金山中文学校,校长、郭向明老师以及各位老师,面对疫情干扰,为了不让孩子们停下学习的脚步,不辞辛劳,组建了云课堂。通过网上教学的方式,细心策划,想方设法,让孩子们不仅对云课堂学习产生兴趣,而且让孩子们在云课堂也能快速的进步和提升。我认为上好“云课”实在不简单!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必须要有极大的耐心与爱心,才能够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课程内容。谢谢您郭老师,您对孩子的苦心教导和帮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深深的被您对学生的热爱、尽责而感动。 尤其是您最近在班级开展的读课文打卡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口才、语言表达能力,更是激发了孩子们对阅读课文而产生的兴趣。虽说您每周只上3 个小时的“云课”,但是我觉得郭老师您几乎是天天都在给学生上课,只要孩子们有需求、给您发信息在 Wechat,您都会马上回应,绝无耽搁,并积极的教导、回复孩子们。我相信所有郭老师班的家长都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郭老师,正因为有您这样的用心,让我们家长也不敢怠慢,您布置的各项教学活动我们都尽力配合,督促孩子把作业做好并准时上交,这样才不辜负老师的一番苦心。 原本对上“云课”不确定的我,如今看到尊尊及孩子们在微信上的阅读表现那么棒,中文越来越进步,我心里非常高兴和感激!再次感谢郭老师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教导。有您真好! 并祝老师及家人身体健康,事事顺利!希望疫情早日结束,让师生们能早会面。 …
各位老师、同学和家长:大家好!紧张有序的第二学期即将过去,我们大部分校区将在6月20日/21日后放假,东南区和Brighton校区将在6月27日/28日后放假。我要感谢所有老师、同学和家长,在这疫情特殊时期克服种种困难支持学校,坚持中文和中华文化的学习。由于年初起受疫情影响,我校第一学期延迟开学和提前放假也影响到教学计划的实施。因此,学校决定第三学期提前开学,即,7月11日/12日开学,9月19日/20日结束,共计11个教学周,弥补所有所缺的课。基于对多元文化社区的健康和安全的考虑,教育部规定目前暂定第三学期所有社区语言学校暂时保持网络教学。第一步,先安排VCE11、12年级学生返校学习,然后根据疫情警报等级状况再做安排。师生们的健康安全始终是我校最重要的大事,虽然我们全校教师已经做好了重返校园授课的准备,但我们必须将听从教育部的安排,在社区环境安全、师生和家长们放心的情况之下重返校园。我相信,我们很快会在校园内跟大家相会的。当然,教育部有任何新的规定安排,学校会在第一时间及时向大家通报。此外,从本星期日(6月14日)起,我校将有870位学生参加由中国侨联主办的“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活动。这是我校历史上报名参加某一项活动人数最多的一次,也是我们第一次以网上听故事的形式开展夏令营活动,更是家长们第一次可以亲身参与的亲子互动,跟孩子们一起学习中华文化,探索中文语言的奥妙。请家长们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在两个星期里每天坚持花些时间带领孩子参加学习与互动,跟我们学校、中国侨联一起配合办好这个活动,并期待着将来您的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赴中国开展文化寻根之旅活动。我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按照中国侨联的统一规定,本次活动免费(不收取任何费用)。我们870多学生分成了34个班级,每个班级将配备一位班主任老师每天向同学们发布夏令营提供的故事音频,每天做学生完成任务的评判。所有班主任老师都是网上夏令营活动的志愿者。为此,我恳请并感谢所有家长对老师们的工作给与支持和配合。 预祝所有同学在本次网上夏令营活动中取得收获并圆满完成夏令营的各项任务!胡培康校长新金山中文学校Xin Jin Shan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SchoolPrincipal’s MessageDear …
—开营在即,澳大利亚新金山中文学校志愿服务的老师们已整装待发! 由中国侨联主办,广东省侨联、深圳市侨联、浙江余姚市侨联分别承办的“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第四期即将开营。澳大利亚广东联谊会、澳大利亚深圳联谊总会、澳大利亚宁波同乡会、新金山中文学校、东区中文学校、西区中文学校、云登中文学校和新金山教育基金会等联合组织发起澳大利亚华裔青少年参营活动,在两个星期里吸引了860多人报名参加,组建了34个群,并招募了34位志愿者班主任老师。 为做好夏令营的各项准备工作,澳大利亚组织单位在6月8日(公共假期)这天晚上7点,召开了全体班主任视频工作会议。新金山中文学校胡培康校长首先感谢大家自愿报名争当夏令营的班主任,感谢大家在假期拿出自己宝贵的时间把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在夏令营工作上。接着,他简要介绍了本次“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活动的意义及主要活动要求,他说,这是祖籍国侨联为帮助广大海外华裔青少年在疫情期间能坚持学习中文、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培养对中华文化的兴趣、获取抗疫知识而举办的重要活动。这不仅和我们中文学校的办学宗旨相一致,同时也会促进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学校受到中国不少地区的侨联的邀请通知,最早的是浙江余姚市侨联,后来有广东省侨联、深圳市侨联等,最后选定参加这三个侨联组办的夏令营。 中国方面,广东省侨联王小蕾部长、深圳市侨联张汉江处长、余姚市侨联周姚平主席等还都加入我们的领队班主任群指导工作,及时给我们提供了夏令营的各项信息;澳大利亚方面,澳大利亚广东联谊会黄壮会长、冯丹红、容锦棠执行会长,澳大利亚深圳联谊总会谭德强会长、梁青常务副会长、周继秘书长,澳大利亚宁波同乡会徐柏聪会长,新金山中文学校校委会主席孙浩良、校长胡培康,东区中文学校校长丁新、西区中文学校校长孙莉莉,云登中文学校校长汪舒,东南区中文学校校长李秀梅,精英中文部校长王雪梅,VCE中文部校长张红芝等也加入领队群,社团和华校团结合作,一起来办好本次夏令营活动。 胡培康校长感谢三个合作社团、新金山教育基金会以及龙医生牙齿矫正中心热心提供赞助,将对在夏令营活动中做出成绩的班主任老师给予适当的奖励。他说,学校非常重视这项活动,特别成立了由精英部王雪梅校长和VCE 部张红芝校长等组成的夏令营工作组,将为所有班主任提供各种帮助,保障大家顺利完成夏令营的各项任务。对于班主任老师来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我们墨尔本的小营员们每天都顺利按时打卡并分享他们的参与作品以及参与体验;而我们志愿者老师们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把孩子们所有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让他们在活动中有所收获。这恰恰不是一个“授课者”的角色而是一个“传递者“的角色。 Zoom会议准时参会的各位志愿者老师们 之后,王雪梅校长就班主任工作职责作了详细说明,她根据“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海外参营单位操作流程做了批注,分享给每个志愿者老师:看着那红红黄黄的标记,这难道不正突显着学校工作组老师们的心血和智慧吗?看着王雪梅校长所作出的批注,老师们对繁琐的打卡以及分享任务都一目了然、胸有成竹了。 张红芝校长就班级微信群管理操作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她对“小打卡”的技术操作给老师进行了系统性的讲解。张红芝校长通过她做的PPT 给老师们展示出 “小打卡” …
第二届世界华文教育互联网教学研讨会于6月8、9日按两个国际时区举行,华文教育基金会于晓秘书长亲自主持了首场会议。我校精英中文部校长兼网络教学部主任王雪梅老师代表新金山中文学校介绍了今年以来我校网课教学情况及主要经验,获得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领导及亚太地区各参会华校的好评。会后,原华侨大学校长贾益民教授特意与王雪梅校长连接微信,鼓励我校在互联网华文教学中继续探索创新,争取更加优异的成绩。
—东南区老师网课纪实清晨,和煦的阳光普照着大地,一望无际的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金色的阳光将清新的空气与晨光送入怀中。随着疫情曲线的拉平,我们的心情也像这美好的清晨一样充满了阳光。(疫情前工作照片)时光流逝,不知不觉第二学期的网课即将结束。关于上网课,我们的老师们从开始的忐忑与惶恐不安到现在的得心应手,老师们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网课培训期间,老师们与时俱进,认真积极的参与。李秀梅校长行政齐指导,东南区新老教师齐上阵,朋友和家庭子女齐帮忙,这一切的一切,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一上好网课。一次次试讲,无不体现着老师们的努力与敬业,一遍遍的制作和修改课件,无不体现着老师们的辛苦与睿智,一个个批改学生的作业,无不体现着老师们的认真与负责。通过老师们不懈的努力,使得一节节网课得以顺利进行。每次网课校长都亲临课堂,对老师们的教学给予肯定与鼓励,教师之间分享网课经验,这些都彰显了我校教师群策群力、敬业守业的团队精神。网课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支持,使得每次网课都达到了98%的出勤率。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人们往常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但让我们彼此坚信,我们很快就会按下重启键。没有哪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哪一个春天不可来临。不管病毒怎样肆虐,我们都将带着微笑,带着希望,带着信心起航,我们校园见!
转眼间,新金山西区中文学校的“云”课堂教学已经开展两个月了,老师们从最初的不知所措到如今的得心应手,特殊时期的特殊教学、特殊体验,让老师们有了很多自己的教学心得, 那么就请跟随笔者的脚步一起去听听老师们的 “心里话” 吧……低年级篇 学前班迟琼老师认为:网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当前情况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下的教学困境。首先,学生不需要大范围聚集课堂,在家就能跟随老师在线上学习,安全性提高不少;其次,网上教学开发了教学新模式,融入大量图片影像视频,让学生感到新奇、新鲜、新颖,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网课课堂也能动起来;第三,网上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对教师的个人素养和教学质量有了更高要求,这需要我们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孩子隔着屏幕也能学好中文。 一年级C班的谭英老师在自己的网课教学体会中谈到:由于疫情的原因,大家都开始了网课,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挑战。在不同的课堂,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老师和学生联系在一起,发挥老师的教学才能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网课期间,老师教学空间和学生学习空间的变化,造成双方都发生了变化,实体课堂学生的感知效果强,而网课在这方面就欠缺。老师需要在网课中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我自己也尝试过一些方法,在第一次上网课时,我想着要和学生搞好互动,却没有及时发现学生的收听效果不好,后来通过家长的反映关掉了学生的静音,由我来控制学生的声音,想让学生说话就打开,不需要就关掉,谁想提问或回答问题都需要由我来打开静音,效果就显得不错。在操作了两周后,我想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控制静音呢?我就尝试了一次,效果非常好,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自己开静音,回答完就关掉,我要求一起朗读时学生就自己打开,这样效果好过我自己控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上来,虽然学生年龄小,但都表现得特别好。网课期间,低年级学生的不少家长成了助教,其实家长只要适当地参与,多给孩子正面鼓励,重视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孩子们上课时是不需要陪同的,网课学习的最大成果就是要看到孩子们的成长。 二年级B班的陈华老师也对笔者讲到了她的真实感受:在非常时期,网课成为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同学们可以继续学习中文。西区中文学校的老师们为了网课的顺利进行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从无到有,从生疏到熟练,从紧张到自信。老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目的只有一个:为学生们提供高质高效的课程。希望我们的云课堂能够得到更多家长的认可,学生们的中文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继续加油! 三年级B班的杨思慧老师也谈到了非常时期的非常“课堂”:“由于特殊时期,我们采用了网课的形式上中文课。虽然不能像在实体课堂上和学生有直接的沟通和互动,暂时只能在屏幕上看到学生。但通过这段时间的网课,让我对我的学生们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比如,在家上网课,学生处于一个安全舒适熟悉的环境,可以让一些在课堂里比较内向、害羞的同学,更大胆、更积极地与老师互动,参与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另外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这不仅是对老师教学功底的考验,更是对我们教学课件、教学方式的考验,所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兴趣爱好在教学中就显得特别重要。与此同时,网课期间学生的网络使用,作业提交等问题,也都需要家长的帮助和配合,这也让我们与家长、学生有了更多的沟通交流,这对我们今后的教学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高年级篇 …
转眼间,新金山西区中文学校的“云”课堂教学已经开展两个月了,老师们从最初的不知所措到如今的得心应手,特殊时期的特殊教学、特殊体验,让老师们有了很多自己的教学心得, 那么就请跟随笔者的脚步一起去听听老师们的 “心里话” 吧…… 低年级篇 学前班迟琼老师认为:网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当前情况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下的教学困境。首先,学生不需要大范围聚集课堂,在家就能跟随老师在线上学习,安全性提高不少;其次,网上教学开发了教学新模式,融入大量图片影像视频,让学生感到新奇、新鲜、新颖,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网课课堂也能动起来;第三,网上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对教师的个人素养和教学质量有了更高要求,这需要我们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孩子隔着屏幕也能学好中文。 一年级C班的谭英老师在自己的网课教学体会中谈到:由于疫情的原因,大家都开始了网课,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挑战。在不同的课堂,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老师和学生联系在一起,发挥老师的教学才能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网课期间,老师教学空间和学生学习空间的变化,造成双方都发生了变化,实体课堂学生的感知效果强,而网课在这方面就欠缺。老师需要在网课中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我自己也尝试过一些方法,在第一次上网课时,我想着要和学生搞好互动,却没有及时发现学生的收听效果不好,后来通过家长的反映关掉了学生的静音,由我来控制学生的声音,想让学生说话就打开,不需要就关掉,谁想提问或回答问题都需要由我来打开静音,效果就显得不错。在操作了两周后,我想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控制静音呢?我就尝试了一次,效果非常好,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自己开静音,回答完就关掉,我要求一起朗读时学生就自己打开,这样效果好过我自己控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上来,虽然学生年龄小,但都表现得特别好。网课期间,低年级学生的不少家长成了助教,其实家长只要适当地参与,多给孩子正面鼓励,重视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孩子们上课时是不需要陪同的,网课学习的最大成果就是要看到孩子们的成长。 二年级B班的陈华老师也对笔者讲到了她的真实感受:在非常时期,网课成为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同学们可以继续学习中文。西区中文学校的老师们为了网课的顺利进行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从无到有,从生疏到熟练,从紧张到自信。老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目的只有一个:为学生们提供高质高效的课程。希望我们的云课堂能够得到更多家长的认可,学生们的中文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继续加油! …
—-精英中文部网课教学分享(四) 我们的“云”课堂在老师们的精心准备下,顺利开展了八周。 每周上完课,老师们都会在教师群里分享教学经验,探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云课堂给每一位老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是我们的老师都积极面对,化压力为动力。 云课堂有一个好处,是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老师们和学生都可以足不出户,在家就可以上课。这也给家长们的生活减轻了压力。但在精英部有一位老师例外,每周日早上她都像往常一样,早早地出门去上课,她的先生早上送她出去,下课又接她回来——张世銮老师的所有网课都是在女儿家进行网络课教学。为了预防网课期间的突发技术障碍,张老师的女儿和孙子轮流在旁边为她做技术支持,她的网课得到了所有家人的帮助,特别地不容易。网课对于七十多岁高龄、平时不大使用电脑的张老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她迎接了挑战,也战胜了挑战。张老师是我们的楷模,是我们精英部的骄傲,值得我们学习。 网课中的张世銮老师 一年级的刘宏艳老师,第一次网课前很紧张,因为是全新的尝试,但她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刘老师参加了社区语言学校老师的培训、学校的Zoom培训、及精英部和年级组的多次交流,精英部老师们的共享资源和分享经验,给了她很大的帮助。网课前,她反复练习,跟家人多次试讲,熟悉操作程序,做到了心中有底。第一堂网课后,刘老师陆续收到家长们的好评:“和蔼、有亲和力”,“很受孩子们喜爱”,“孩子们早上起来就急着要上中文网课”。 刘老师象其他低年级老师一样,最花心思的就是用各种手段提起年幼孩子们的网课兴趣。每一次备课,不仅要充分准备ppt,还要考虑插入一些有意思的活动。第七周网课开始,她讲了一首《狼来了》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营造出了课堂的倾听环境。学习了新的复韵母,她通过动画片中反复的发音帮助学生巩固。低年级学生是形象思维的最佳时期,教生字时刘老师有意识地把生字编成谜语,学生感兴趣,很容易就把生字记住了,动脑筋也让孩子们不枯燥坐得住。用拼音字卡猜字的游戏复习生字,看谁能猜得最快,活跃了课堂气氛。《四季歌》的小视频后,孩子们准确地描述出了春、夏、秋、冬是什么样子的。网课结束前,刘老师教了一首儿歌《找朋友》,孩子们下课了还在自吟自唱。下一周,刘老师还安排了“组词比赛”,请同学们用老师给的字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最多。讲故事、猜谜语、小视频、游戏、唱儿歌、使用色彩鲜艳的图画,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吸引孩子们盼着上课。 …
——亲子九年级班刊制作纪实制作班刊,一直是有想法,却迟迟不敢付诸行动的一种教学手法。一是考量国情因素,毕竟公开学生的文章,不确定是否涉及学生隐私权的问题;二是制作班刊劳师动众,得花上很多个人时间以及功夫来完成,因此这念头一直搁浅。由于网课,推波助澜。学生无法像平时般把作文写在作业本上交上来,我也无法在作文本上批改再派回去……我唯有令学生以文档的方式邮寄作文予我,我一如既往地一一改正文章上的语病、错字、写上评语……与以往不同的是,是在电脑上。然后我再把批改后的文章一一电邮发回去给每一位学生。望着我电脑内存,学生满满的文章,倘若学生的作品就此长眠于我的电脑,“寿终正寝”,我心里充满愧疚。因此,多年前制作班刊的念头更强烈地在我心中回荡。配合天时地利人和,取得上司的首肯之后,我披星戴月,把学生其中一篇最应景、最象征性~《一堂网课》的文章集合成班刊创刊号,并从网上找出相关的佳作,还找来谜语,歇后语等以增加班刊的阅读性、趣味性。当班刊制作好以后,我不希望学生辜负我的心意,把班刊随手一扔,那我的心血岂不是付诸东流?!因此,我再顺水推舟,来个后续活动,想出“投我所爱,写我所投”之投票活动,要(强)求(制)学生阅读班刊里所有15篇的文章,然后在我制作的Word附件填上最喜欢的5篇文章,还有喜欢的原因,以及找出亮点(优美句子或词汇)。当我布置这项活动以后,放学不久,就有学生兴致勃勃,迫不及待地讯息问我,班刊和表格在哪里。几天后,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交回来的表格都填上满满的文字,有者的评语竟写得比我更详细,同学们都能从其他同学的文章中找出亮点,比如:刘同学投选林同学的文章并写道:“这篇文章特别有趣,引人入胜。其中,背唐诗的部分把我逗笑了。”亮点:“因为我要帮两个妹妹登录,自己却差点迟到了。还好昨天是第一天上网课,所以不需要被罚背唐诗……”陈同学投选王同学的文章并写道:“我喜欢这篇文章,因为写得头头是道,非常顺畅有趣,让我感觉要继续读下去。她用的词和句子都很准确合理。”亮点:“虽然我们都还不是很熟悉网课的操作,但是通过同学的互帮互助,和老师耐心的讲解,我们很快便非常熟悉了。”看完同学们对于投票的反馈,我心里充满了莫名的感动。当收集了同学的投票数据,我公布五篇票数最高、最热门的文章,也把学生写出的亮点发到学生群组让大家参阅。当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此公开学生的作品并以公开投票的方式,对于写作能力比较逊色的同学而言,或许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希望同学们透过阅读班刊文章,能欣赏到他人的作品,彼此观摩与学习,并起到鼓励作用。最重要的是,每位同学皆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篇如果写得不好,下一篇努力写得更好。果然,在批改接下来的作文时,审阅着学生发来的文章,有些错字明显少了;有些字数明显多了;有些一改再改,迟迟不敢交上功课;有些自行为文章设计花边;有些开始尝试运用成语;有些开始学习运用修辞手法……我批改起来自然也轻松了不少。可以窥见的是,他们都比之前更用心地在书写,都非常重视所交上来的文章。我内心澎湃万千,老怀告慰……只有我最清楚,班刊的制作目的,达标了。一切的辛苦,值了。摘录一:“投我所爱”投票范例——摘录自同班同学们的投票投票一:“投我所爱,写我所投”好文投票活动 投票二:“投我所爱,写我所投”好文投票活动 摘录二:班刊创刊号《我手写我心》1、封面2、目录3、班刊好文欣赏(由同学们“投我所爱”投票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