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年中上课,在上课中过年
— 记新金山Mt Waverley总校高级班的中国新年课
辛丑年大年初十,高级班弥漫着阵阵的年味……
这天,窗花剪纸、青铜酒樽、石湾公仔、苏州刺绣、文房四宝……纷纷“走进”新金山中文学校。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独具特色、各式各样的中国摆设和礼品,一下子就摆满了整个桌面。
辛丑年大年初一那一天,墨尔本政府在大家都毫无心理准备之下,突如其来宣布封城五天,中文学校也被迫停课一周。停课一周,丝毫不影响教学活动。我把原定于大年初三设计的课程,隔了一个星期,按原计划在年初十进行。
今年高级班采用的课本是《中文》初中版第五册。第一课课文《心愿》记叙了于法国授课的作者阎纯德在巴黎街道公园与法国小女孩和她的父母亲切友好谈话的情景。作者通过与他们的对话,描述了中法人民朴素的感情,表现了法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教育孩子们爱好和平,表达了中法两国人民加强友谊建设的共同心愿,同时还表达了对祖国繁荣的伟大祝愿。
文中法国小女孩的一家都是“中国迷”。她的父亲曾两次随贸易代表去中国,回来后,家里成了中国物品展览馆,“石湾公仔、苏州刺绣、景德镇的瓷器、毛笔、算盘”等陈列在家中。小女孩的爸爸还绘声绘色描述了“北京的故宫、桂林的山水、洛阳的龙门”等这些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具体符号,从中让读者体会作者的自豪,体会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和为我们赢得的友谊。
延续了第一课《心愿》的课文内容,感谢周六高级班裴静怡老师所设计的拓展活动—— “找出家里的一样中国摆设或礼品,了解它的来历,你和家人与它的故事,在课堂上分享(Show and Tell)”。由于正逢过年,我再为这个活动画龙点睛,锦上添花,鼓励同学穿上传统服装或红色衣服,并把课室稍微布置打扮了一番,以增添年味。
首先,为这个中国物品大交流活动首开先河的,是来自苏州的唐嘉豪,娓娓说出了家里一幅苏绣的典故。那是在他父母的婚礼上,奶奶作为嫁妆送给妈妈的贺礼。奶奶当时花了半个月的时间,一针一线亲手绣的,多年来这刺绣被摆在家里的橱柜上。
接着,李子豪介绍了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在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的皮影戏,让大家亲眼见识了精致的皮影戏摆设;
身穿旗袍的郭沁元如数家珍告诉大家,家里有很多中国摆设,并字正腔圆地介绍了古代人温酒或盛酒的器皿——三足酒樽。
张素尔和薛馨愉则心有灵犀一点通,不约而同为大家分享了剪纸文化以及窗花的由来;
许悠带来了外圆内方的铜钱,铜钱中间穿上红线,那是让婴儿出生时戴上的吉祥链,能保佑小生命健康成长;
身穿粉红色中华服饰的朱贝妮一上来就先介绍云南,再介绍少数民族到介绍她所带来的傣族乐器——葫芦丝,她学过两年的葫芦丝,会一些简单的曲子,她希望把这个传统发扬到海外;
黄楚翘分享了叔叔送给他们一家,外表看起来其貌不扬,毫不起眼的杯子,却是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兴盛于两宋,宋时皇室御用茶具——建盏工艺。它是黑瓷的代表,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它是叶青和老师的作品,主题叫“手握星空杯”。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有证书,身价不凡啊!
季睿馨介绍了文房四宝之首——毛笔,是中华民族对世界艺术宝库贡献的一件珍宝,她告诉大家何谓毛笔,何谓毫笔;
穿着红外套红裤子的孔礼栋太应景了,他带来自己最心爱的一本书籍——《三国演义》并向大家介绍了故事大纲;
赵念乔带来了朋友送给她的礼物,一个类似石湾公仔的满清贵族——俏格格。
朱星宇把家里一个具有特色的景德镇花瓶拍了照片,并把照片带来课堂上,胸有成足地分享。
刘洋带来在北京故宫旅游时购买的历代皇帝扑克牌,54张扑克牌显示了历代声名显赫的皇帝,有皇帝的图像以及介绍。
最后,曹翔然为做工精湛的木艺摆设的每个部分都做了详尽的介绍,圆形象征团圆、牡丹花象征富贵、荷花代表吉祥如意、鱼儿代表年年有余、木雕龙则是高贵和尊荣的象征。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一天,同学带来的物品都有浓厚的历史与背景,跨越了几个朝代,仿佛是一堂五千年优秀文化代表的浓缩课,同学们在物品的衬托下,情深意浓庆新年,现场红彤彤,闹哄哄……春节期间在异国他乡上演了一堂另类的中文课。同学们的演说方式各有千秋,精彩绝伦。演说者磨炼了信心,聆听者增广了见闻。从同龄同学的分享中获得这些文化知识,显得尤为珍贵。
教学,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这是一堂文化实践课,同学们带来的中国摆设与礼品,承载着灿烂的文明,传承着历史与文化,维系着民族的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寻根扎根,弘扬文化不分国度,无论身在何方,需要凝聚大家的力量,一代一代传承,这也是老祖宗的“心愿”。
诚如唐嘉豪同学在演说中发人深思的结语,“刺绣这门艺术几乎快失传了,因为太耗时间,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学。然而,仍然有一些人愿意贡献出自己毕生的青春来学习这门手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即将消逝的精巧技艺,何止刺绣?一杯茶,一场戏,一条胡同,一幅国画,一首古诗,甚至一个传统节日……这些曾经辉煌的中国古典文化,倘若再不好好维护,终究将消亡殆尽。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隽永而绵长,是一个民族的血液与灵魂。当我们离乡背井,远渡重洋,对彼岸优秀文化的情怀日益淡薄,渐行渐远。当我们在无限感慨,年味一年不如一年……你、我,还能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