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start here…
第二学期为期十周的网络教学已经结束,感谢老师们在这期间携手并肩、合作共进,和学校一起共同战胜了种种困难。从“技术小白”成长为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和Zoom平台有效教学的“网课能手”,老师们的努力和付出都有目共睹。再次向各位老师道一声:辛苦了!现在,我们迎来了依旧将由网络平台进行教学活动的第三学期。相信有了第二学期的积累,我们的教学质量也将越来越好。在上学期末,我们收到了部分老师们提供的教学工作小结,通过对比整理,我们感受到了来自大家心底对于中文教学的滚滚热忱;看到了老师们面对网课教学时做出的种种努力;更了解了各位对上学期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反思。根据大家的来信,我们概括出了一些大家通过网络教学时所面对的挑战,以及各自的应对方式,具体如下:一、如何保证网课期间的课堂纪律?- 在使用Zoom进行网课教学时,如果使用不当,未能提前关闭或禁止与会者操作权限,很容易导致课堂混乱。在最初的一两次网课时,有学生在公屏上乱涂乱画、私下与同学发消息、不静音且背景音喧嚣等情况发生。这不仅会干扰老师的教学进度,还会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体验。- 不过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课前对于Zoom软件提前设置,并及时与家长和孩子们沟通来订好网课期间的行为进行解决。- 老师们在开学前,要提前在家长群里和家长们做好沟通,确保家长和学生们知道网课期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最初几节课也一定要反复强调网课规范,明确要求。- 在每周六课堂开始前,要确保是否关闭了Zoom中annotation、private chat等功能,以免个别学生扰乱课堂纪律。二、如何确保网课期间的教学质量?- 与实体课堂一样,要想确保教学质量,老师们在备课方面做足准备,避免上课时因准备不足造成断档,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以下为七A申立华老师为网络教学备课的经验:“除了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熟练操作ZOOM课堂以外,每周的课件准备也要投入极大的心血,为了不让网课枯燥而且空洞,至少要提前两周的时间完成课堂的PPT,开课前两天再复习,准备,添加删减课堂内容,因为是网课,一些在实体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是无法完成的,例如,集体朗读,师生课堂互动,所以必须更多设计一些文字的内容让课堂丰满。”- 同时,老师们也应及时在课后进行课堂总结与反思。老师们的教学方式和着重方面也应跟随每节课学生的表现及反馈做出相应调整。三、在进行网络教学时,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虽然跟实体课堂相比,网课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但是高质量的PPT的有效运用在网课期间确实可以为课堂提供很多便利及乐趣,如加入(动态)图片、一些趣味性的且方便网络操作的小游戏、给孩子们播放课堂内容相关的视频等,都会令原本枯燥、单一的网课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能够更好地调动孩子们上课的积极性(三C候艺老师)。- 网课和实体课堂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老师的监督力度减少,虽然上课的内容和平时一样,但是学习的质量容易受到影响,自律的学生越学越好,不自觉的孩子会被远远落在后面,尤其是年纪越大的学生,因为父母不会陪在身边,这种差距就更大了。对此现象的发生,我的教学方式也相应发生一定的改变,从起初的比较多的讲解知识输入,改成比较频繁的课堂提问,口头测验,和课堂的练习适当的增加,完成后随机提问,几节课的测试结果表明,虽然不能完全恢复到实体课堂的专注,但是也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七A申立华老师)。四、课后作业的提交与检查方式。- …
各位老师、同学和家长:大家好!上个周末是我们学校今年的第三学期开学第一周。虽然我们在维多利亚州新冠疫情再次严峻的情况之下开学,但全校5500多学生中有超过95%的学生出勤,相当令人鼓舞。我要向全校老师、同学和家长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大家再次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在云端相聚,传播、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第三学期,按照维多利亚州教育部的要求,在8月19日之前,学前和1-10年级学生将保持网上学习,VCE11和12年级的学生返回校园上课。鉴于维州目前的疫情状况以及家长们的担忧,我们各校区对VCE学生返校学习做出了不同的安排,VCE11年级学生主要以网课为主(特殊需要时返校),VCE12年级学生原则上返校上课(个别校区特殊安排,请以班主任老师的通知为准)。为保障所有教职员工及家长第三学期在校园内的健康和安全,请大家遵守以下注意事项:所有人员(包括教职员工、学生)进入校园前必须检测体温,凡是体温超过37.5度的一律不得进入校园;教职员工或学生如有任何类似感冒症状,如鼻塞、低热、咳嗽、咽喉痛等,请及时就医或就近进行COVID-19检测,症状解除或检测显示未感染COVID-19后才能返回校园;一旦在校园内发现教职员工或学生有任何身体不适,学校会马上请教职员工离开校园或者联系家长接学生回家;教职员工和学生在校园里尽可能戴口罩;家长在送学生上学和接学生放学时不得进入校园,如果家长有充分的理由进入校园(比如咨询、交费或办理退费手续等),必须做体温测试并在中文办公室登记姓名、电话、到访日期和时间等信息;家长在中文办公室期间请自觉遵守间隔1.5米的安全社交距离原则;教职员工在校园内的厨房/餐厅区域请自觉遵守每4平方米一个人的安全社交距离原则;请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随时用洗手液消毒。学校管理人员会不间断地对接触比较多的地方(如门把手)进行清洁消毒。在这特殊困难时期,我们要求老师们保持对学生高度负责任的态度,认真上好每一堂网课,保持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我希望也相信我们学校社区的每一位成员继续坚持团结互助,互相体谅、互相鼓励,我们风雨同舟、共克时艰。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胡培康校长 Xin Jin Shan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SchoolPrincipal’s MessageDear teachers, …
——“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第五期圆满结营 7月13日,由中国侨联主办、浙江余姚市侨联承办的 “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 第五期网上夏令营活动圆满结营。在为期15天的网上夏令营中,澳大利亚新金山中文学校共有124名澳洲华裔青少年学生参与其中,并收获了满满的中华文化知识。在闭营仪式上,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刘奇部长表示,自己一直密切注视着网上夏令营期间营员们完成的小任务,他说,这次网上夏令营结下了丰硕成果,营员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有了回报,中国侨联作为活动的主办方也成功地为孩子们营造了学习中华文化的良好氛围。新金山中文学校胡培康校长表示,对于澳洲华裔孩子们来说,这是一次云端“寻根之旅”,经过这次中华文化“云旅程”,华夏文明的种子必将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结下累累硕果。他特别感谢中国侨联、浙江余姚市侨联给澳大利亚华裔青少年学生们精心组织举办了这次网上夏令营活动。特色课堂引学子“寻根”“第五期的孩子们大多是在十年级以上,有些孩子即将参加VCE(高中毕业)中文考试,相比第四期的中低年级同学,他们对中文知识及中华文化的渴求更加强烈。”负责组织安排此次教学工作的新金山中文学校VCE中文部张红芝校长说,五位志愿者班主任老师打造了五个各具特色的课堂,他们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很好地把此次夏令营的讲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的主旨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结合,以夏令营丰富多彩的中华故事为依托,拓展学生的中文基础知识和中华文化常识,引导学生寻找华夏文明的“根文化”。一班班主任郝晴老师为学生们营造了非常轻松灵活的学习氛围。她所带的学生中文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可以支配的时间也各有不同。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郝晴老师根据侨联推送的故事,每天录制10-20分钟的讲解视频,发到学习群中,便于学生灵活安排学习时间。与此同时,郝晴老师还随时与家长、学生在群中互动,答疑解惑,点评作品,引导学生每天完成打卡任务。“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尽最大努力考虑了中文各个方面,成语,历史人物,俗语,传统文化著作,想让大家真的能从夏令营里学习到新的知识。”郝晴老师说。“傲雪寒梅暗香来,空谷幽兰独自开。翠竹吐绿节节高,霜菊满园时不待。”赵薇老师的一首《花中四君》原创诗,把余姚侨联第五期二班的营员和家长们带到了一场书香满园的文林大会。在赵薇老师的文林大会中,学生们是满腹经纶的文人墨客,家长也摇身变成了“寒梅屋屋主、幽兰谷谷主、翠竹轩轩主、霜菊园园主”。赵薇老师在教学中的别出心裁还不止于此,她具体分析了班里学生处于VCE预备班阶段的特点,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结合每天的故事内容,设定不同的学习主题,利用每天在线辅导的时间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文化知识并且在线答疑。对于学生们精心完成的打卡作品,赵薇老师逐一详评,并且每天写一首鼓励诗,给同学们点赞、鼓劲儿。同样是每天在线辅导,四班班主任黄士刚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是“佛系”。“班里的孩子们大多是面临着VCE考试,学习很繁重,不想再给他们增加压力。”黄士刚老师说,快乐学习,学有所获,就是他对营员们的要求。尽管如此,黄士刚老师每天的在线课堂却一点儿也不“佛系”。黄士刚老师将中华文化常识的要点融入到网上互动中,引导学生们在听故事之余,学习到相关文化背景内容。此外,三班的曹静老师和五班的汪献平老师也同样是用智慧和爱心为学生营造了丰富有趣的网上夏令营。她们组织参营的学生们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每天晚上收听收看1-2个选自《西游记》《三国演义》和《三字经故事》中精彩章节的小故事。曹静老师每天会根据学生的打卡任务进行点评,提出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汪献平老师也会通过点评作品、解答疑问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了解故事大意,理解蕴含其中的中华文化知识,并引导同学们完成当天的打卡任务。“老师们牺牲个人时间、家庭时间每天用心地准备、讲解和点评,眼看着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被点燃,作业一天比一天花样多,太让人欣慰!”VCE中文部张红芝校长对于老师们的精心引导表示赞赏。高水平打卡传扬中华文化“‘点’如高山坠石,写‘点’就要像大石头下落一样果断有力,想练好字就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李睿依同学在学习少年王献之练习写“永”字的故事时,不仅自己拿起毛笔写下了漂亮的书法字“永”,还记录了练字心得。李睿依同学是近130名营员中的一员。在15天网上夏令营中,和李睿依一样喜爱中华文化的营员们,在新金山中文学校志愿者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每天认真在线收听故事,学习中华文化知识,还用多种方式再现故事情节,其中不乏才华横溢的书画作品、令人捧腹的小品表演、妙笔生花的文字作品、抑扬顿挫的诗词朗诵、悠扬动听的歌曲演唱等。很多同学用书画展示自己对于所学故事的理解。例如,严子茵同学用铅笔彩绘画出《孟母三迁》《孙悟空大战黑熊怪》《猪八戒偷吃人参果》等故事,并且配上相应的文字复述,图文并茂,十分生动。郑雯珺同学手绘原创动画,活泼灵动,颇具专业风范;吴浩然同学绘制兵法武器地图,个性独显。陈安琦同学反复练习多次横竖撇捺折,写下书法字“永”。很多同学抓住这次网上夏令营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中文写作能力,呈现了大量妙笔生花的文字作品。于楷霖同学文笔流畅、用词准确、逻辑清晰,在他的笔下,既有机智善战的孙悟空又有老谋深算的曹操,无论是妖神大战,还是惊险暗杀,都刻画得入木三分。班主任赵薇老师称赞他是“博古通今于楷霖,挑灯夜读论短长”。曾淇同学用细腻生动文笔复述了《西游记大闹五庄观》的故事,修辞手法使用得当,语言生动。正如班主任郝晴老师评价:“细节描写非常生动认真,是文字打卡里的佳作!”与叙事类打卡作品不同,程建东同学喜欢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和讨论。老师们还惊喜地发现了很多自导自演的“小演员”。曹贻菲的创意小视频全部是一帧一帧制作而成,十分精致细腻。陈智群一人分饰二角,从写稿、排练、录制视频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王澳鹏用制作小视频的形式回答打卡问题,生动有趣,非常有创意。董沫澜同学原创皮影动漫,自编自导自演,十八般武艺尽显。程温馨同学和杨喻棋同学精选素材,巧手编辑,配音讲解,让人连连赞叹。陈嫣然同学是天生的小演员,从猪八戒到刘备都演得活灵活现,令人捧腹。此外,还有不少同学演唱中国歌曲。其中,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被同学们“花式”翻唱,十分精彩。李苗苗和爸爸共同倾情献曲;王澳鹏吉他弹唱,别具一格;陈嫣然和祖父隔空对唱,令人震撼、感动。此外,更有李家齐同学用说唱的形式回答打卡问题,令人耳目一新。在余姚侨联专门设置的“王阳明”系列学习任务中,孩子们们了解到历史人物王阳明的传奇又励志的成长历程,学习到知行合一的阳明文化,并用绘画、写作等方式来表达对“瑞云送子”、“五岁不言,言则成诵”、“志存高远”等内容的理解。其中不乏优秀的书法作品、生动的绘画作品和图文并茂的海报作品。优秀作品数不胜数,看到孩子们才华横溢的打卡,新金山中文学校胡培康校长不禁感叹:“孩子们用自己的才华表达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渴求,希望他们可以保持这份热爱,继续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云端课堂结下累累硕果“在这15天中,我们不仅惊喜于孩子们的才华,更加感动于孩子们付出的努力和热情,欣慰于中华文化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胡培康校长说,这次网上夏令营对于这些澳洲华裔孩子们来说,最宝贵的无异于找到了自己的“根”。有些同学有VCE中文考试的重任在身,他们把这次夏令营当作与中华文化“亲密接触”的机会,每天坚持听故事打卡,在老师的帮助下,将所学知识应用到VCE中文考试筹备中,为人生大考助力;有些同学出生在澳洲,中文基础不好,但是每天都坚持跟着老师学习,把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融入到打卡任务中,形成了自己的作品风格;更有很多同学为了呈现出最佳作品,精心设计,反复练习,自己的中文听说读写能力也在这精雕细琢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在结营仪式上,孩子们滔滔不绝地聊起了此次网上夏令营的学习收获。蔡思悦同学用成语“受益匪浅”来形容两周来的收获。李睿依同学欣喜于自己的书法水平得到了提高。吴恺渊同学和谢进夫同学感到自己的中文听说读写水平有了很大进步。李苗苗同学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感到自己对中国文化更有兴趣了。陈嫣然同学说,自己要做一位如书如诗如画的女子,散发着知性韵味。周明琦同学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周”姓是出自于上古黄帝。杜好同学和曹贻菲同学从《三字经》小故事学到了“诚心正意”的学习秘诀,明白了学习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道理。吴浩然明白了儒家文化的内涵,知晓了历史上足智多谋的文臣武将。王澳鹏同学享受到了挖掘中国文化精髓的乐趣。孩子们收获了快乐和知识,家长们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更是感慨万千。董沫澜的妈妈说,每天小故事的分享打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中华历史人物,还让孩子们学习到了如何成为一个具有优良品德的人。曾淇家长看着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和进步,感到非常开心。杨正宇的妈妈表示,孩子们收获颇丰,学习到了很多古代典故。程建东的家长惊叹于孩子们的非凡才华:“孩子们用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把一个个故事表述得淋漓尽致!” 宋宁青妈妈十分珍惜这次陪伴女儿一起参加网上夏令营的机会,看到孩子们热情高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完成打卡,十分感动,希望孩子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祖国,让中华文化代代传承。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老师们也动情地说出心中的感受。一班班主任郝晴老师这次所带的营员大多数是汉语第二语言学生。她见证了同学们从听说读写都有些困难,到打卡内容越来越丰富精彩的蜕变。“对他们来说,每一次的进步比任何东西都宝贵,也是我作为班主任老师最想看到的。”郝晴老师说。黄士刚老师也写下了自己对孩子们的寄语:希望你们学习上能像窦家兄弟一样“正心诚意”,碰到困难能像吕蒙和孙悟空一样“每日杀敌”“降妖伏魔”。现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将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赵薇老师更是将班里所有学生的姓名都编成了《翰林文榜》,为家长和孩子们留下珍贵的记忆。据了解,在此次网上夏令营中,共有11位同学被推荐为优秀营员,获得了荣誉证书,他们是曹贻菲、田晓妮、陈嫣然、于楷霖、林凯笛、王澳鹏、李苗苗、陈玉清、蔡思悦、董沫澜、郑雯珺。此外,新金山中文学校还为营员们特别设立了“持之以恒”勤奋打卡奖、“诚意正心”飞跃进步奖、“勤学苦练”优秀作业奖、“学有所成”十佳全能奖、“神笔马良”神韵绘画奖、“金鸡百花”动画制作奖等奖项,让每一位认真参与、勤奋学习的孩子都感受到来自学校的鼓励和肯定。正如VCE中文部张红芝校长所说,这段特别的日子带给小营员的不仅仅是一次文化的畅游,更是一次身心的历练和成长。“希望孩子们在这里羽翼渐丰,祝福他们有最广阔的天空。”据悉,截止到“亲情中华 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第五期结营,新金山中文学校共组织了全校880余名学生连续两期参与其中,历时近一个月。“这段时间正值澳洲学生的假期,孩子们与中华传统文化相伴,收获了快乐和知识,度过了愉快充实的假期。”胡培康校长说,这次活动也为新金山中文学校的中文教学工作打开新思路,结合云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实现中文教学与传扬中华文化的完美结合。
——网课教学体会因为疫情的反弹,整个墨尔本进入了“抗疫”加时赛,而中文学校在打满全场的基础上,既出于保险起见也迫于无可奈何地跟着来了场延长赛——第三学期继续网课。上网课的时候,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可以说很远,隔着屏幕“触手不及”,但也可以说很近,每周孩子们的变化都能看到,比如有人理发了,有人在吃零食,或者有小猫来捣乱了,这些都是课堂上看不到的,也都是些近到非常生活化的场景。7月11日随着远程铃声地响起,第三学期网课拉开序幕。听着电脑里句句诚挚问候的声音,望着屏幕前张张认真听课的小脸,三个月前第一堂网课的情形犹历历在目。在4月初接到学校通知说要上网课时,我的内心,甚至直至开课后几周的心情都是惴惴不安的,迷茫且不知所措。全新的教学方式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新挑战,与我、与学生、与家长乃至与学校都是一种挑战。所幸西区学校就像个大家庭,老师们自发组织的技术操作培训、彼此间分享的互动资源、不知所措时的排忧解难和指点迷津,才能让我把网课上得更充实、更鲜活。区别于面对面上课带来的即时有效互动,甚至直观肢体语言,网课的互动性要差很多,尤其是在全体静音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师生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而老师上课的感觉也像在真空环境里一样,说实话,一开始着实不适应。但假如取消静音后产生的背景杂音又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效果。此外,不同于教室里有限的物质资源,在家上课的诱惑要多上许多,而且上网课对孩子的自律性要求也很高。当然,网课的优点也很多,除了省去来回路上的时间以外,孩子们也可以在一个更舒适、更熟悉的环境上课,加上家长的帮助和介入也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此外线上能共享给学生的鲜活课件和网络资源的充分运用也是线下课堂所不及的。也正因如此,每次上网课前的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把课件做的生动活泼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做好师生互动而非单向输出,如何在保有趣味性的同时把知识点教授给学生等,这些都必须尽可能考虑周全。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增强互动性,我自己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担心孩子们在电脑前上课时间久了会觉得乏味,我会在ppt里准备各种与教学相关的游戏并穿插在每节课中。最初我打算在网上搜索一些适合线上互动的游戏,却无奈于过新的上课形式而没有可利用的资源和办法。因此,我当起了生活中的有心人,但凡看到适合线上互动的内容就记下来,放到下一次的课件里。例如我来说你来找、汉字找不同、加一笔变成一个字、笔画最多的字和笔画最少的字等等;再如端午节主题,我找了各种食材的图片让孩子们猜一猜有哪些是可以包到粽子里的。旨在通过游戏的穿插解孩子们上课之乏,也希望能通过中文的博大精深调动起他们对学习中文的兴趣。为了打破比较枯燥的传统默写方式,我会打乱字的结构让孩子们重组,找图片让他们猜生字生词,或者引入网络资源比如Kahoot,Socrative这些来增加趣味性,也希望这样能加深他们对这些字词句的印象。考虑到有家长反映孩子怕写作文,所以我特地在教学中安排时间去教孩子怎样使用递进式列提纲的方式来完成并丰满一篇作文。事实上,每一次网课结束后一定都会发现新的问题,所以每次课后的自我反思和总结也必不可少。其实我们学校的每位老师为了网课都付出了特别多的努力,真的是“上网课,谁上谁知道”,备课要下的功夫和时间比在课堂上上课要多得多,熬夜也成了一种习惯,只为完善前一次课上的欠缺和不足,确保下一次课的有效和有序。让我感到庆幸的是,经过不断地努力,无论是我还是孩子,大家都从最开始的无所适从到现在的渐入佳境。于我而言,最欣喜地莫过于看到孩子们在我的课件上添加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注释或者是主动要求读课文、回答问题,哪怕是在我用英文进行解释的时候能够纠正我的英文或者英文发音,也让我能清楚知道他们都在仔细听,认真学。同样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孩子和家长对我辛勤付出的认可,尤其在教授完某些知识点后看到孩子们给我点的赞,在收到家长的信息中提到孩子学中文的兴趣越来越大后,真可谓感激涕零,觉得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了。我自己也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就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给孩子们创造更多开口说的机会,让他们多读多说,在网课上不断收获、不断进步!来到新金山西区中文学校任教的这半年,真可谓“跌宕起伏”却又精彩纷呈,未来,一定还会遇到新的挑战,但我必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第五期圆满结营 7月13日,由中国侨联主办、浙江余姚市侨联承办的 “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 第五期网上夏令营活动圆满结营。在为期15天的网上夏令营中,澳大利亚新金山中文学校共有124名澳洲华裔青少年学生参与其中,并收获了满满的中华文化知识。在闭营仪式上,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刘奇部长表示,自己一直密切注视着网上夏令营期间营员们完成的小任务,他说,这次网上夏令营结下了丰硕成果,营员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有了回报,中国侨联作为活动的主办方也成功地为孩子们营造了学习中华文化的良好氛围。新金山中文学校胡培康校长表示,对于澳洲华裔孩子们来说,这是一次云端“寻根之旅”,经过这次中华文化“云旅程”,华夏文明的种子必将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结下累累硕果。特色课堂引学子“寻根”“第五期的孩子们大多是在十年级以上,有些孩子即将参加VCE(高中毕业)中文考试,相比第四期的中低年级同学,他们对中文知识及中华文化的渴求更加强烈。”负责组织安排此次教学工作的新金山中文学校VCE中文部张红芝校长说,五位志愿者班主任老师打造了五个各具特色的课堂,他们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很好地把此次夏令营的讲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的主旨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结合,以夏令营丰富多彩的中华故事为依托,拓展学生的中文基础知识和中华文化常识,引导学生寻找华夏文明的“根文化”。一班班主任郝晴老师为学生们营造了非常轻松灵活的学习氛围。她所带的学生中文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可以支配的时间也各有不同。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郝晴老师根据侨联推送的故事,每天录制10-20分钟的讲解视频,发到学习群中,便于学生灵活安排学习时间。与此同时,郝晴老师还随时与家长、学生在群中互动,答疑解惑,点评作品,引导学生每天完成打卡任务。“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尽最大努力考虑了中文各个方面,成语,历史人物,俗语,传统文化著作,想让大家真的能从夏令营里学习到新的知识。”郝晴老师说。“傲雪寒梅暗香来,空谷幽兰独自开。翠竹吐绿节节高,霜菊满园时不待。”赵薇老师的一首《花中四君》原创诗,把余姚侨联第五期二班的营员和家长们带到了一场书香满园的文林大会。在赵薇老师的文林大会中,学生们是满腹经纶的文人墨客,家长也摇身变成了“寒梅屋屋主、幽兰谷谷主、翠竹轩轩主、霜菊园园主”。赵薇老师在教学中的别出心裁还不止于此,她具体分析了班里学生处于VCE预备班阶段的特点,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结合每天的故事内容,设定不同的学习主题,利用每天在线辅导的时间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文化知识并且在线答疑。对于学生们精心完成的打卡作品,赵薇老师逐一详评,并且每天写一首鼓励诗,给同学们点赞、鼓劲儿。同样是每天在线辅导,四班班主任黄士刚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是“佛系”。“班里的孩子们大多是面临着VCE考试,学习很繁重,不想再给他们增加压力。”黄士刚老师说,快乐学习,学有所获,就是他对营员们的要求。尽管如此,黄士刚老师每天的在线课堂却一点儿也不“佛系”。黄士刚老师将中华文化常识的要点融入到网上互动中,引导学生们在听故事之余,学习到相关文化背景内容。此外,三班的曹静老师和五班的汪献平老师也同样是用智慧和爱心为学生营造了丰富有趣的网上夏令营。她们组织参营的学生们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每天晚上收听收看1-2个选自《西游记》《三国演义》和《三字经故事》中精彩章节的小故事。曹静老师每天会根据学生的打卡任务进行点评,提出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汪献平老师也会通过点评作品、解答疑问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了解故事大意,理解蕴含其中的中华文化知识,并引导同学们完成当天的打卡任务。“老师们牺牲个人时间、家庭时间每天用心地准备、讲解和点评,眼看着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被点燃,作业一天比一天花样多,太让人欣慰!”VCE中文部张红芝校长对于老师们的精心引导表示赞赏。高水平打卡传扬中华文化“‘点’如高山坠石,写‘点’就要像大石头下落一样果断有力,想练好字就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李睿依同学在学习少年王献之练习写“永”字的故事时,不仅自己拿起毛笔写下了漂亮的书法字“永”,还记录了练字心得。李睿依同学是近130名营员中的一员。在15天网上夏令营中,和李睿依一样喜爱中华文化的营员们,在新金山中文学校志愿者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每天认真在线收听故事,学习中华文化知识,还用多种方式再现故事情节,其中不乏才华横溢的书画作品、令人捧腹的小品表演、妙笔生花的文字作品、抑扬顿挫的诗词朗诵、悠扬动听的歌曲演唱等。很多同学用书画展示自己对于所学故事的理解。例如,严子茵同学用铅笔彩绘画出《孟母三迁》《孙悟空大战黑熊怪》《猪八戒偷吃人参果》等故事,并且配上相应的文字复述,图文并茂,十分生动。郑雯珺同学手绘原创动画,活泼灵动,颇具专业风范;吴浩然同学绘制兵法武器地图,个性独显。陈安琦同学反复练习多次横竖撇捺折,写下书法字“永”。很多同学抓住这次网上夏令营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中文写作能力,呈现了大量妙笔生花的文字作品。于楷霖同学文笔流畅、用词准确、逻辑清晰,在他的笔下,既有机智善战的孙悟空又有老谋深算的曹操,无论是妖神大战,还是惊险暗杀,都刻画得入木三分。班主任赵薇老师称赞他是“博古通今于楷霖,挑灯夜读论短长”。曾淇同学用细腻生动文笔复述了《西游记大闹五庄观》的故事,修辞手法使用得当,语言生动。正如班主任郝晴老师评价:“细节描写非常生动认真,是文字打卡里的佳作!”与叙事类打卡作品不同,程建东同学喜欢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和讨论。老师们还惊喜地发现了很多自导自演的“小演员”。曹贻菲的创意小视频全部是一帧一帧制作而成,十分精致细腻。陈智群一人分饰二角,从写稿、排练、录制视频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王澳鹏用制作小视频的形式回答打卡问题,生动有趣,非常有创意。董沫澜同学原创皮影动漫,自编自导自演,十八般武艺尽显。程温馨同学和杨喻棋同学精选素材,巧手编辑,配音讲解,让人连连赞叹。陈嫣然同学是天生的小演员,从猪八戒到刘备都演得活灵活现,令人捧腹。此外,还有不少同学演唱中国歌曲。其中,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被同学们“花式”翻唱,十分精彩。李苗苗和爸爸共同倾情献曲;王澳鹏吉他弹唱,别具一格;陈嫣然和祖父隔空对唱,令人震撼、感动。此外,更有李家齐同学用说唱的形式回答打卡问题,令人耳目一新。在余姚侨联专门设置的“王阳明”系列学习任务中,孩子们们了解到历史人物王阳明的传奇又励志的成长历程,学习到知行合一的阳明文化,并用绘画、写作等方式来表达对“瑞云送子”、“五岁不言,言则成诵”、“志存高远”等内容的理解。其中不乏优秀的书法作品、生动的绘画作品和图文并茂的海报作品。优秀作品数不胜数,看到孩子们才华横溢的打卡,新金山中文学校胡培康校长不禁感叹:“孩子们用自己的才华表达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渴求,希望他们可以保持这份热爱,继续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云端课堂结下累累硕果“在这15天中,我们不仅惊喜于孩子们的才华,更加感动于孩子们付出的努力和热情,欣慰于中华文化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胡培康校长说,这次网上夏令营对于这些澳洲华裔孩子们来说,最宝贵的无异于找到了自己的“根”。有些同学有VCE中文考试的重任在身,他们把这次夏令营当作与中华文化“亲密接触”的机会,每天坚持听故事打卡,在老师的帮助下,将所学知识应用到VCE中文考试筹备中,为人生大考助力;有些同学出生在澳洲,中文基础不好,但是每天都坚持跟着老师学习,把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融入到打卡任务中,形成了自己的作品风格;更有很多同学为了呈现出最佳作品,精心设计,反复练习,自己的中文听说读写能力也在这精雕细琢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在结营仪式上,孩子们滔滔不绝地聊起了此次网上夏令营的学习收获。蔡思悦同学用成语“受益匪浅”来形容两周来的收获。李睿依同学欣喜于自己的书法水平得到了提高。吴恺渊同学和谢进夫同学感到自己的中文听说读写水平有了很大进步。李苗苗同学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感到自己对中国文化更有兴趣了。陈嫣然同学说,自己要做一位如书如诗如画的女子,散发着知性韵味。周明琦同学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周”姓是出自于上古黄帝。杜好同学和曹贻菲同学从《三字经》小故事学到了“诚心正意”的学习秘诀,明白了学习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道理。吴浩然明白了儒家文化的内涵,知晓了历史上足智多谋的文臣武将。王澳鹏同学享受到了挖掘中国文化精髓的乐趣。孩子们收获了快乐和知识,家长们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更是感慨万千。董沫澜的妈妈说,每天小故事的分享打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中华历史人物,还让孩子们学习到了如何成为一个具有优良品德的人。曾淇家长看着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和进步,感到非常开心。杨正宇的妈妈表示,孩子们收获颇丰,学习到了很多古代典故。程建东的家长惊叹于孩子们的非凡才华:“孩子们用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把一个个故事表述得淋漓尽致!” 宋宁青妈妈十分珍惜这次陪伴女儿一起参加网上夏令营的机会,看到孩子们热情高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完成打卡,十分感动,希望孩子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祖国,让中华文化代代传承。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老师们也动情地说出心中的感受。一班班主任郝晴老师这次所带的营员大多数是汉语第二语言学生。她见证了同学们从听说读写都有些困难,到打卡内容越来越丰富精彩的蜕变。“对他们来说,每一次的进步比任何东西都宝贵,也是我作为班主任老师最想看到的。”郝晴老师说。黄士刚老师也写下了自己对孩子们的寄语:希望你们学习上能像窦家兄弟一样“正心诚意”,碰到困难能像吕蒙和孙悟空一样“每日杀敌”“降妖伏魔”。现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将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赵薇老师更是将班里所有学生的姓名都编成了《翰林文榜》,为家长和孩子们留下珍贵的记忆。据了解,在此次网上夏令营中,共有11位同学被推荐为优秀营员,获得了荣誉证书,他们是曹贻菲、田晓妮、陈嫣然、于楷霖、林凯笛、王澳鹏、李苗苗、陈玉清、蔡思悦、董沫澜、郑雯珺。此外,新金山中文学校还为营员们特别设立了“持之以恒”勤奋打卡奖、“诚意正心”飞跃进步奖、“勤学苦练”优秀作业奖、“学有所成”十佳全能奖、“神笔马良”神韵绘画奖、“金鸡百花”动画制作奖等奖项,让每一位认真参与、勤奋学习的孩子都感受到来自学校的鼓励和肯定。正如VCE中文部张红芝校长所说,这段特别的日子带给小营员的不仅仅是一次文化的畅游,更是一次身心的历练和成长。“希望孩子们在这里羽翼渐丰,祝福他们有最广阔的天空。”据悉,截止到“亲情中华 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第五期结营,新金山中文学校共组织了全校880余名学生连续两期参与其中,历时近一个月。“这段时间正值澳洲学生的假期,孩子们与中华传统文化相伴,收获了快乐和知识,度过了愉快充实的假期。”胡培康校长说,这次活动也为新金山中文学校的中文教学工作打开新思路,结合云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实现中文教学与传扬中华文化的完美结合。
——网课教学体会因为疫情的反弹,整个墨尔本进入了“抗疫”加时赛,而中文学校在打满全场的基础上,既出于保险起见也迫于无可奈何地跟着来了场延长赛——第三学期继续网课。上网课的时候,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可以说很远,隔着屏幕“触手不及”,但也可以说很近,每周孩子们的变化都能看到,比如有人理发了,有人在吃零食,或者有小猫来捣乱了,这些都是课堂上看不到的,也都是些近到非常生活化的场景。7月11日随着远程铃声地响起,第三学期网课拉开序幕。听着电脑里句句诚挚问候的声音,望着屏幕前张张认真听课的小脸,三个月前第一堂网课的情形犹历历在目。在4月初接到学校通知说要上网课时,我的内心,甚至直至开课后几周的心情都是惴惴不安的,迷茫且不知所措。全新的教学方式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新挑战,与我、与学生、与家长乃至与学校都是一种挑战。所幸西区学校就像个大家庭,老师们自发组织的技术操作培训、彼此间分享的互动资源、不知所措时的排忧解难和指点迷津,才能让我把网课上得更充实、更鲜活。区别于面对面上课带来的即时有效互动,甚至直观肢体语言,网课的互动性要差很多,尤其是在全体静音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师生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而老师上课的感觉也像在真空环境里一样,说实话,一开始着实不适应。但假如取消静音后产生的背景杂音又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效果。此外,不同于教室里有限的物质资源,在家上课的诱惑要多上许多,而且上网课对孩子的自律性要求也很高。当然,网课的优点也很多,除了省去来回路上的时间以外,孩子们也可以在一个更舒适、更熟悉的环境上课,加上家长的帮助和介入也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此外线上能共享给学生的鲜活课件和网络资源的充分运用也是线下课堂所不及的。也正因如此,每次上网课前的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把课件做的生动活泼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做好师生互动而非单向输出,如何在保有趣味性的同时把知识点教授给学生等,这些都必须尽可能考虑周全。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增强互动性,我自己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担心孩子们在电脑前上课时间久了会觉得乏味,我会在ppt里准备各种与教学相关的游戏并穿插在每节课中。最初我打算在网上搜索一些适合线上互动的游戏,却无奈于过新的上课形式而没有可利用的资源和办法。因此,我当起了生活中的有心人,但凡看到适合线上互动的内容就记下来,放到下一次的课件里。例如我来说你来找、汉字找不同、加一笔变成一个字、笔画最多的字和笔画最少的字等等;再如端午节主题,我找了各种食材的图片让孩子们猜一猜有哪些是可以包到粽子里的。旨在通过游戏的穿插解孩子们上课之乏,也希望能通过中文的博大精深调动起他们对学习中文的兴趣。为了打破比较枯燥的传统默写方式,我会打乱字的结构让孩子们重组,找图片让他们猜生字生词,或者引入网络资源比如Kahoot,Socrative这些来增加趣味性,也希望这样能加深他们对这些字词句的印象。考虑到有家长反映孩子怕写作文,所以我特地在教学中安排时间去教孩子怎样使用递进式列提纲的方式来完成并丰满一篇作文。事实上,每一次网课结束后一定都会发现新的问题,所以每次课后的自我反思和总结也必不可少。其实我们学校的每位老师为了网课都付出了特别多的努力,真的是“上网课,谁上谁知道”,备课要下的功夫和时间比在课堂上上课要多得多,熬夜也成了一种习惯,只为完善前一次课上的欠缺和不足,确保下一次课的有效和有序。让我感到庆幸的是,经过不断地努力,无论是我还是孩子,大家都从最开始的无所适从到现在的渐入佳境。于我而言,最欣喜地莫过于看到孩子们在我的课件上添加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注释或者是主动要求读课文、回答问题,哪怕是在我用英文进行解释的时候能够纠正我的英文或者英文发音,也让我能清楚知道他们都在仔细听,认真学。同样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孩子和家长对我辛勤付出的认可,尤其在教授完某些知识点后看到孩子们给我点的赞,在收到家长的信息中提到孩子学中文的兴趣越来越大后,真可谓感激涕零,觉得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了。我自己也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就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给孩子们创造更多开口说的机会,让他们多读多说,在网课上不断收获、不断进步!来到新金山西区中文学校任教的这半年,真可谓“跌宕起伏”却又精彩纷呈,未来,一定还会遇到新的挑战,但我必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网课教学体会因为疫情的反弹,整个墨尔本进入了“抗疫”加时赛,而中文学校在打满全场的基础上,既出于保险起见也迫于无可奈何地跟着来了场延长赛——第三学期继续网课。上网课的时候,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可以说很远,隔着屏幕“触手不及”,但也可以说很近,每周孩子们的变化都能看到,比如有人理发了,有人在吃零食,或者有小猫来捣乱了,这些都是课堂上看不到的,也都是些近到非常生活化的场景。7月11日随着远程铃声地响起,第三学期网课拉开序幕。听着电脑里句句诚挚问候的声音,望着屏幕前张张认真听课的小脸,三个月前第一堂网课的情形犹历历在目。在4月初接到学校通知说要上网课时,我的内心,甚至直至开课后几周的心情都是惴惴不安的,迷茫且不知所措。全新的教学方式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新挑战,与我、与学生、与家长乃至与学校都是一种挑战。所幸西区学校就像个大家庭,老师们自发组织的技术操作培训、彼此间分享的互动资源、不知所措时的排忧解难和指点迷津,才能让我把网课上得更充实、更鲜活。区别于面对面上课带来的即时有效互动,甚至直观肢体语言,网课的互动性要差很多,尤其是在全体静音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师生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而老师上课的感觉也像在真空环境里一样,说实话,一开始着实不适应。但假如取消静音后产生的背景杂音又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效果。此外,不同于教室里有限的物质资源,在家上课的诱惑要多上许多,而且上网课对孩子的自律性要求也很高。当然,网课的优点也很多,除了省去来回路上的时间以外,孩子们也可以在一个更舒适、更熟悉的环境上课,加上家长的帮助和介入也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此外线上能共享给学生的鲜活课件和网络资源的充分运用也是线下课堂所不及的。也正因如此,每次上网课前的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把课件做的生动活泼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做好师生互动而非单向输出,如何在保有趣味性的同时把知识点教授给学生等,这些都必须尽可能考虑周全。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增强互动性,我自己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担心孩子们在电脑前上课时间久了会觉得乏味,我会在ppt里准备各种与教学相关的游戏并穿插在每节课中。最初我打算在网上搜索一些适合线上互动的游戏,却无奈于过新的上课形式而没有可利用的资源和办法。因此,我当起了生活中的有心人,但凡看到适合线上互动的内容就记下来,放到下一次的课件里。例如我来说你来找、汉字找不同、加一笔变成一个字、笔画最多的字和笔画最少的字等等;再如端午节主题,我找了各种食材的图片让孩子们猜一猜有哪些是可以包到粽子里的。旨在通过游戏的穿插解孩子们上课之乏,也希望能通过中文的博大精深调动起他们对学习中文的兴趣。为了打破比较枯燥的传统默写方式,我会打乱字的结构让孩子们重组,找图片让他们猜生字生词,或者引入网络资源比如Kahoot,Socrative这些来增加趣味性,也希望这样能加深他们对这些字词句的印象。考虑到有家长反映孩子怕写作文,所以我特地在教学中安排时间去教孩子怎样使用递进式列提纲的方式来完成并丰满一篇作文。事实上,每一次网课结束后一定都会发现新的问题,所以每次课后的自我反思和总结也必不可少。其实我们学校的每位老师为了网课都付出了特别多的努力,真的是“上网课,谁上谁知道”,备课要下的功夫和时间比在课堂上上课要多得多,熬夜也成了一种习惯,只为完善前一次课上的欠缺和不足,确保下一次课的有效和有序。让我感到庆幸的是,经过不断地努力,无论是我还是孩子,大家都从最开始的无所适从到现在的渐入佳境。于我而言,最欣喜地莫过于看到孩子们在我的课件上添加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注释或者是主动要求读课文、回答问题,哪怕是在我用英文进行解释的时候能够纠正我的英文或者英文发音,也让我能清楚知道他们都在仔细听,认真学。同样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孩子和家长对我辛勤付出的认可,尤其在教授完某些知识点后看到孩子们给我点的赞,在收到家长的信息中提到孩子学中文的兴趣越来越大后,真可谓感激涕零,觉得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了。我自己也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就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给孩子们创造更多开口说的机会,让他们多读多说,在网课上不断收获、不断进步!来到新金山西区中文学校任教的这半年,真可谓“跌宕起伏”却又精彩纷呈,未来,一定还会遇到新的挑战,但我必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