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第五期圆满结营 7月13日,由中国侨联主办、浙江余姚市侨联承办的 “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 第五期网上夏令营活动圆满结营。在为期15天的网上夏令营中,澳大利亚新金山中文学校共有124名澳洲华裔青少年学生参与其中,并收获了满满的中华文化知识。在闭营仪式上,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刘奇部长表示,自己一直密切注视着网上夏令营期间营员们完成的小任务,他说,这次网上夏令营结下了丰硕成果,营员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有了回报,中国侨联作为活动的主办方也成功地为孩子们营造了学习中华文化的良好氛围。新金山中文学校胡培康校长表示,对于澳洲华裔孩子们来说,这是一次云端“寻根之旅”,经过这次中华文化“云旅程”,华夏文明的种子必将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结下累累硕果。他特别感谢中国侨联、浙江余姚市侨联给澳大利亚华裔青少年学生们精心组织举办了这次网上夏令营活动。特色课堂引学子“寻根”“第五期的孩子们大多是在十年级以上,有些孩子即将参加VCE(高中毕业)中文考试,相比第四期的中低年级同学,他们对中文知识及中华文化的渴求更加强烈。”负责组织安排此次教学工作的新金山中文学校VCE中文部张红芝校长说,五位志愿者班主任老师打造了五个各具特色的课堂,他们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很好地把此次夏令营的讲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的主旨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结合,以夏令营丰富多彩的中华故事为依托,拓展学生的中文基础知识和中华文化常识,引导学生寻找华夏文明的“根文化”。一班班主任郝晴老师为学生们营造了非常轻松灵活的学习氛围。她所带的学生中文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可以支配的时间也各有不同。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郝晴老师根据侨联推送的故事,每天录制10-20分钟的讲解视频,发到学习群中,便于学生灵活安排学习时间。与此同时,郝晴老师还随时与家长、学生在群中互动,答疑解惑,点评作品,引导学生每天完成打卡任务。“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尽最大努力考虑了中文各个方面,成语,历史人物,俗语,传统文化著作,想让大家真的能从夏令营里学习到新的知识。”郝晴老师说。“傲雪寒梅暗香来,空谷幽兰独自开。翠竹吐绿节节高,霜菊满园时不待。”赵薇老师的一首《花中四君》原创诗,把余姚侨联第五期二班的营员和家长们带到了一场书香满园的文林大会。在赵薇老师的文林大会中,学生们是满腹经纶的文人墨客,家长也摇身变成了“寒梅屋屋主、幽兰谷谷主、翠竹轩轩主、霜菊园园主”。赵薇老师在教学中的别出心裁还不止于此,她具体分析了班里学生处于VCE预备班阶段的特点,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结合每天的故事内容,设定不同的学习主题,利用每天在线辅导的时间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文化知识并且在线答疑。对于学生们精心完成的打卡作品,赵薇老师逐一详评,并且每天写一首鼓励诗,给同学们点赞、鼓劲儿。同样是每天在线辅导,四班班主任黄士刚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是“佛系”。“班里的孩子们大多是面临着VCE考试,学习很繁重,不想再给他们增加压力。”黄士刚老师说,快乐学习,学有所获,就是他对营员们的要求。尽管如此,黄士刚老师每天的在线课堂却一点儿也不“佛系”。黄士刚老师将中华文化常识的要点融入到网上互动中,引导学生们在听故事之余,学习到相关文化背景内容。此外,三班的曹静老师和五班的汪献平老师也同样是用智慧和爱心为学生营造了丰富有趣的网上夏令营。她们组织参营的学生们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每天晚上收听收看1-2个选自《西游记》《三国演义》和《三字经故事》中精彩章节的小故事。曹静老师每天会根据学生的打卡任务进行点评,提出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汪献平老师也会通过点评作品、解答疑问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了解故事大意,理解蕴含其中的中华文化知识,并引导同学们完成当天的打卡任务。“老师们牺牲个人时间、家庭时间每天用心地准备、讲解和点评,眼看着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被点燃,作业一天比一天花样多,太让人欣慰!”VCE中文部张红芝校长对于老师们的精心引导表示赞赏。高水平打卡传扬中华文化“‘点’如高山坠石,写‘点’就要像大石头下落一样果断有力,想练好字就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李睿依同学在学习少年王献之练习写“永”字的故事时,不仅自己拿起毛笔写下了漂亮的书法字“永”,还记录了练字心得。李睿依同学是近130名营员中的一员。在15天网上夏令营中,和李睿依一样喜爱中华文化的营员们,在新金山中文学校志愿者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每天认真在线收听故事,学习中华文化知识,还用多种方式再现故事情节,其中不乏才华横溢的书画作品、令人捧腹的小品表演、妙笔生花的文字作品、抑扬顿挫的诗词朗诵、悠扬动听的歌曲演唱等。很多同学用书画展示自己对于所学故事的理解。例如,严子茵同学用铅笔彩绘画出《孟母三迁》《孙悟空大战黑熊怪》《猪八戒偷吃人参果》等故事,并且配上相应的文字复述,图文并茂,十分生动。郑雯珺同学手绘原创动画,活泼灵动,颇具专业风范;吴浩然同学绘制兵法武器地图,个性独显。陈安琦同学反复练习多次横竖撇捺折,写下书法字“永”。很多同学抓住这次网上夏令营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中文写作能力,呈现了大量妙笔生花的文字作品。于楷霖同学文笔流畅、用词准确、逻辑清晰,在他的笔下,既有机智善战的孙悟空又有老谋深算的曹操,无论是妖神大战,还是惊险暗杀,都刻画得入木三分。班主任赵薇老师称赞他是“博古通今于楷霖,挑灯夜读论短长”。曾淇同学用细腻生动文笔复述了《西游记大闹五庄观》的故事,修辞手法使用得当,语言生动。正如班主任郝晴老师评价:“细节描写非常生动认真,是文字打卡里的佳作!”与叙事类打卡作品不同,程建东同学喜欢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和讨论。老师们还惊喜地发现了很多自导自演的“小演员”。曹贻菲的创意小视频全部是一帧一帧制作而成,十分精致细腻。陈智群一人分饰二角,从写稿、排练、录制视频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王澳鹏用制作小视频的形式回答打卡问题,生动有趣,非常有创意。董沫澜同学原创皮影动漫,自编自导自演,十八般武艺尽显。程温馨同学和杨喻棋同学精选素材,巧手编辑,配音讲解,让人连连赞叹。陈嫣然同学是天生的小演员,从猪八戒到刘备都演得活灵活现,令人捧腹。此外,还有不少同学演唱中国歌曲。其中,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被同学们“花式”翻唱,十分精彩。李苗苗和爸爸共同倾情献曲;王澳鹏吉他弹唱,别具一格;陈嫣然和祖父隔空对唱,令人震撼、感动。此外,更有李家齐同学用说唱的形式回答打卡问题,令人耳目一新。在余姚侨联专门设置的“王阳明”系列学习任务中,孩子们们了解到历史人物王阳明的传奇又励志的成长历程,学习到知行合一的阳明文化,并用绘画、写作等方式来表达对“瑞云送子”、“五岁不言,言则成诵”、“志存高远”等内容的理解。其中不乏优秀的书法作品、生动的绘画作品和图文并茂的海报作品。优秀作品数不胜数,看到孩子们才华横溢的打卡,新金山中文学校胡培康校长不禁感叹:“孩子们用自己的才华表达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渴求,希望他们可以保持这份热爱,继续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云端课堂结下累累硕果“在这15天中,我们不仅惊喜于孩子们的才华,更加感动于孩子们付出的努力和热情,欣慰于中华文化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胡培康校长说,这次网上夏令营对于这些澳洲华裔孩子们来说,最宝贵的无异于找到了自己的“根”。有些同学有VCE中文考试的重任在身,他们把这次夏令营当作与中华文化“亲密接触”的机会,每天坚持听故事打卡,在老师的帮助下,将所学知识应用到VCE中文考试筹备中,为人生大考助力;有些同学出生在澳洲,中文基础不好,但是每天都坚持跟着老师学习,把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融入到打卡任务中,形成了自己的作品风格;更有很多同学为了呈现出最佳作品,精心设计,反复练习,自己的中文听说读写能力也在这精雕细琢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在结营仪式上,孩子们滔滔不绝地聊起了此次网上夏令营的学习收获。蔡思悦同学用成语“受益匪浅”来形容两周来的收获。李睿依同学欣喜于自己的书法水平得到了提高。吴恺渊同学和谢进夫同学感到自己的中文听说读写水平有了很大进步。李苗苗同学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感到自己对中国文化更有兴趣了。陈嫣然同学说,自己要做一位如书如诗如画的女子,散发着知性韵味。周明琦同学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周”姓是出自于上古黄帝。杜好同学和曹贻菲同学从《三字经》小故事学到了“诚心正意”的学习秘诀,明白了学习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道理。吴浩然明白了儒家文化的内涵,知晓了历史上足智多谋的文臣武将。王澳鹏同学享受到了挖掘中国文化精髓的乐趣。孩子们收获了快乐和知识,家长们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更是感慨万千。董沫澜的妈妈说,每天小故事的分享打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中华历史人物,还让孩子们学习到了如何成为一个具有优良品德的人。曾淇家长看着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和进步,感到非常开心。杨正宇的妈妈表示,孩子们收获颇丰,学习到了很多古代典故。程建东的家长惊叹于孩子们的非凡才华:“孩子们用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把一个个故事表述得淋漓尽致!” 宋宁青妈妈十分珍惜这次陪伴女儿一起参加网上夏令营的机会,看到孩子们热情高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完成打卡,十分感动,希望孩子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祖国,让中华文化代代传承。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老师们也动情地说出心中的感受。一班班主任郝晴老师这次所带的营员大多数是汉语第二语言学生。她见证了同学们从听说读写都有些困难,到打卡内容越来越丰富精彩的蜕变。“对他们来说,每一次的进步比任何东西都宝贵,也是我作为班主任老师最想看到的。”郝晴老师说。黄士刚老师也写下了自己对孩子们的寄语:希望你们学习上能像窦家兄弟一样“正心诚意”,碰到困难能像吕蒙和孙悟空一样“每日杀敌”“降妖伏魔”。现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将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赵薇老师更是将班里所有学生的姓名都编成了《翰林文榜》,为家长和孩子们留下珍贵的记忆。据了解,在此次网上夏令营中,共有11位同学被推荐为优秀营员,获得了荣誉证书,他们是曹贻菲、田晓妮、陈嫣然、于楷霖、林凯笛、王澳鹏、李苗苗、陈玉清、蔡思悦、董沫澜、郑雯珺。此外,新金山中文学校还为营员们特别设立了“持之以恒”勤奋打卡奖、“诚意正心”飞跃进步奖、“勤学苦练”优秀作业奖、“学有所成”十佳全能奖、“神笔马良”神韵绘画奖、“金鸡百花”动画制作奖等奖项,让每一位认真参与、勤奋学习的孩子都感受到来自学校的鼓励和肯定。正如VCE中文部张红芝校长所说,这段特别的日子带给小营员的不仅仅是一次文化的畅游,更是一次身心的历练和成长。“希望孩子们在这里羽翼渐丰,祝福他们有最广阔的天空。”据悉,截止到“亲情中华 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第五期结营,新金山中文学校共组织了全校880余名学生连续两期参与其中,历时近一个月。“这段时间正值澳洲学生的假期,孩子们与中华传统文化相伴,收获了快乐和知识,度过了愉快充实的假期。”胡培康校长说,这次活动也为新金山中文学校的中文教学工作打开新思路,结合云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实现中文教学与传扬中华文化的完美结合。
——网课教学体会因为疫情的反弹,整个墨尔本进入了“抗疫”加时赛,而中文学校在打满全场的基础上,既出于保险起见也迫于无可奈何地跟着来了场延长赛——第三学期继续网课。上网课的时候,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可以说很远,隔着屏幕“触手不及”,但也可以说很近,每周孩子们的变化都能看到,比如有人理发了,有人在吃零食,或者有小猫来捣乱了,这些都是课堂上看不到的,也都是些近到非常生活化的场景。7月11日随着远程铃声地响起,第三学期网课拉开序幕。听着电脑里句句诚挚问候的声音,望着屏幕前张张认真听课的小脸,三个月前第一堂网课的情形犹历历在目。在4月初接到学校通知说要上网课时,我的内心,甚至直至开课后几周的心情都是惴惴不安的,迷茫且不知所措。全新的教学方式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新挑战,与我、与学生、与家长乃至与学校都是一种挑战。所幸西区学校就像个大家庭,老师们自发组织的技术操作培训、彼此间分享的互动资源、不知所措时的排忧解难和指点迷津,才能让我把网课上得更充实、更鲜活。区别于面对面上课带来的即时有效互动,甚至直观肢体语言,网课的互动性要差很多,尤其是在全体静音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师生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而老师上课的感觉也像在真空环境里一样,说实话,一开始着实不适应。但假如取消静音后产生的背景杂音又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效果。此外,不同于教室里有限的物质资源,在家上课的诱惑要多上许多,而且上网课对孩子的自律性要求也很高。当然,网课的优点也很多,除了省去来回路上的时间以外,孩子们也可以在一个更舒适、更熟悉的环境上课,加上家长的帮助和介入也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此外线上能共享给学生的鲜活课件和网络资源的充分运用也是线下课堂所不及的。也正因如此,每次上网课前的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把课件做的生动活泼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做好师生互动而非单向输出,如何在保有趣味性的同时把知识点教授给学生等,这些都必须尽可能考虑周全。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增强互动性,我自己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担心孩子们在电脑前上课时间久了会觉得乏味,我会在ppt里准备各种与教学相关的游戏并穿插在每节课中。最初我打算在网上搜索一些适合线上互动的游戏,却无奈于过新的上课形式而没有可利用的资源和办法。因此,我当起了生活中的有心人,但凡看到适合线上互动的内容就记下来,放到下一次的课件里。例如我来说你来找、汉字找不同、加一笔变成一个字、笔画最多的字和笔画最少的字等等;再如端午节主题,我找了各种食材的图片让孩子们猜一猜有哪些是可以包到粽子里的。旨在通过游戏的穿插解孩子们上课之乏,也希望能通过中文的博大精深调动起他们对学习中文的兴趣。为了打破比较枯燥的传统默写方式,我会打乱字的结构让孩子们重组,找图片让他们猜生字生词,或者引入网络资源比如Kahoot,Socrative这些来增加趣味性,也希望这样能加深他们对这些字词句的印象。考虑到有家长反映孩子怕写作文,所以我特地在教学中安排时间去教孩子怎样使用递进式列提纲的方式来完成并丰满一篇作文。事实上,每一次网课结束后一定都会发现新的问题,所以每次课后的自我反思和总结也必不可少。其实我们学校的每位老师为了网课都付出了特别多的努力,真的是“上网课,谁上谁知道”,备课要下的功夫和时间比在课堂上上课要多得多,熬夜也成了一种习惯,只为完善前一次课上的欠缺和不足,确保下一次课的有效和有序。让我感到庆幸的是,经过不断地努力,无论是我还是孩子,大家都从最开始的无所适从到现在的渐入佳境。于我而言,最欣喜地莫过于看到孩子们在我的课件上添加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注释或者是主动要求读课文、回答问题,哪怕是在我用英文进行解释的时候能够纠正我的英文或者英文发音,也让我能清楚知道他们都在仔细听,认真学。同样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孩子和家长对我辛勤付出的认可,尤其在教授完某些知识点后看到孩子们给我点的赞,在收到家长的信息中提到孩子学中文的兴趣越来越大后,真可谓感激涕零,觉得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了。我自己也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就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给孩子们创造更多开口说的机会,让他们多读多说,在网课上不断收获、不断进步!来到新金山西区中文学校任教的这半年,真可谓“跌宕起伏”却又精彩纷呈,未来,一定还会遇到新的挑战,但我必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第五期圆满结营 7月13日,由中国侨联主办、浙江余姚市侨联承办的 “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 第五期网上夏令营活动圆满结营。在为期15天的网上夏令营中,澳大利亚新金山中文学校共有124名澳洲华裔青少年学生参与其中,并收获了满满的中华文化知识。在闭营仪式上,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刘奇部长表示,自己一直密切注视着网上夏令营期间营员们完成的小任务,他说,这次网上夏令营结下了丰硕成果,营员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有了回报,中国侨联作为活动的主办方也成功地为孩子们营造了学习中华文化的良好氛围。新金山中文学校胡培康校长表示,对于澳洲华裔孩子们来说,这是一次云端“寻根之旅”,经过这次中华文化“云旅程”,华夏文明的种子必将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结下累累硕果。特色课堂引学子“寻根”“第五期的孩子们大多是在十年级以上,有些孩子即将参加VCE(高中毕业)中文考试,相比第四期的中低年级同学,他们对中文知识及中华文化的渴求更加强烈。”负责组织安排此次教学工作的新金山中文学校VCE中文部张红芝校长说,五位志愿者班主任老师打造了五个各具特色的课堂,他们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很好地把此次夏令营的讲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的主旨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结合,以夏令营丰富多彩的中华故事为依托,拓展学生的中文基础知识和中华文化常识,引导学生寻找华夏文明的“根文化”。一班班主任郝晴老师为学生们营造了非常轻松灵活的学习氛围。她所带的学生中文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可以支配的时间也各有不同。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郝晴老师根据侨联推送的故事,每天录制10-20分钟的讲解视频,发到学习群中,便于学生灵活安排学习时间。与此同时,郝晴老师还随时与家长、学生在群中互动,答疑解惑,点评作品,引导学生每天完成打卡任务。“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尽最大努力考虑了中文各个方面,成语,历史人物,俗语,传统文化著作,想让大家真的能从夏令营里学习到新的知识。”郝晴老师说。“傲雪寒梅暗香来,空谷幽兰独自开。翠竹吐绿节节高,霜菊满园时不待。”赵薇老师的一首《花中四君》原创诗,把余姚侨联第五期二班的营员和家长们带到了一场书香满园的文林大会。在赵薇老师的文林大会中,学生们是满腹经纶的文人墨客,家长也摇身变成了“寒梅屋屋主、幽兰谷谷主、翠竹轩轩主、霜菊园园主”。赵薇老师在教学中的别出心裁还不止于此,她具体分析了班里学生处于VCE预备班阶段的特点,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结合每天的故事内容,设定不同的学习主题,利用每天在线辅导的时间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文化知识并且在线答疑。对于学生们精心完成的打卡作品,赵薇老师逐一详评,并且每天写一首鼓励诗,给同学们点赞、鼓劲儿。同样是每天在线辅导,四班班主任黄士刚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是“佛系”。“班里的孩子们大多是面临着VCE考试,学习很繁重,不想再给他们增加压力。”黄士刚老师说,快乐学习,学有所获,就是他对营员们的要求。尽管如此,黄士刚老师每天的在线课堂却一点儿也不“佛系”。黄士刚老师将中华文化常识的要点融入到网上互动中,引导学生们在听故事之余,学习到相关文化背景内容。此外,三班的曹静老师和五班的汪献平老师也同样是用智慧和爱心为学生营造了丰富有趣的网上夏令营。她们组织参营的学生们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每天晚上收听收看1-2个选自《西游记》《三国演义》和《三字经故事》中精彩章节的小故事。曹静老师每天会根据学生的打卡任务进行点评,提出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汪献平老师也会通过点评作品、解答疑问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了解故事大意,理解蕴含其中的中华文化知识,并引导同学们完成当天的打卡任务。“老师们牺牲个人时间、家庭时间每天用心地准备、讲解和点评,眼看着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被点燃,作业一天比一天花样多,太让人欣慰!”VCE中文部张红芝校长对于老师们的精心引导表示赞赏。高水平打卡传扬中华文化“‘点’如高山坠石,写‘点’就要像大石头下落一样果断有力,想练好字就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李睿依同学在学习少年王献之练习写“永”字的故事时,不仅自己拿起毛笔写下了漂亮的书法字“永”,还记录了练字心得。李睿依同学是近130名营员中的一员。在15天网上夏令营中,和李睿依一样喜爱中华文化的营员们,在新金山中文学校志愿者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每天认真在线收听故事,学习中华文化知识,还用多种方式再现故事情节,其中不乏才华横溢的书画作品、令人捧腹的小品表演、妙笔生花的文字作品、抑扬顿挫的诗词朗诵、悠扬动听的歌曲演唱等。很多同学用书画展示自己对于所学故事的理解。例如,严子茵同学用铅笔彩绘画出《孟母三迁》《孙悟空大战黑熊怪》《猪八戒偷吃人参果》等故事,并且配上相应的文字复述,图文并茂,十分生动。郑雯珺同学手绘原创动画,活泼灵动,颇具专业风范;吴浩然同学绘制兵法武器地图,个性独显。陈安琦同学反复练习多次横竖撇捺折,写下书法字“永”。很多同学抓住这次网上夏令营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中文写作能力,呈现了大量妙笔生花的文字作品。于楷霖同学文笔流畅、用词准确、逻辑清晰,在他的笔下,既有机智善战的孙悟空又有老谋深算的曹操,无论是妖神大战,还是惊险暗杀,都刻画得入木三分。班主任赵薇老师称赞他是“博古通今于楷霖,挑灯夜读论短长”。曾淇同学用细腻生动文笔复述了《西游记大闹五庄观》的故事,修辞手法使用得当,语言生动。正如班主任郝晴老师评价:“细节描写非常生动认真,是文字打卡里的佳作!”与叙事类打卡作品不同,程建东同学喜欢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和讨论。老师们还惊喜地发现了很多自导自演的“小演员”。曹贻菲的创意小视频全部是一帧一帧制作而成,十分精致细腻。陈智群一人分饰二角,从写稿、排练、录制视频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王澳鹏用制作小视频的形式回答打卡问题,生动有趣,非常有创意。董沫澜同学原创皮影动漫,自编自导自演,十八般武艺尽显。程温馨同学和杨喻棋同学精选素材,巧手编辑,配音讲解,让人连连赞叹。陈嫣然同学是天生的小演员,从猪八戒到刘备都演得活灵活现,令人捧腹。此外,还有不少同学演唱中国歌曲。其中,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被同学们“花式”翻唱,十分精彩。李苗苗和爸爸共同倾情献曲;王澳鹏吉他弹唱,别具一格;陈嫣然和祖父隔空对唱,令人震撼、感动。此外,更有李家齐同学用说唱的形式回答打卡问题,令人耳目一新。在余姚侨联专门设置的“王阳明”系列学习任务中,孩子们们了解到历史人物王阳明的传奇又励志的成长历程,学习到知行合一的阳明文化,并用绘画、写作等方式来表达对“瑞云送子”、“五岁不言,言则成诵”、“志存高远”等内容的理解。其中不乏优秀的书法作品、生动的绘画作品和图文并茂的海报作品。优秀作品数不胜数,看到孩子们才华横溢的打卡,新金山中文学校胡培康校长不禁感叹:“孩子们用自己的才华表达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渴求,希望他们可以保持这份热爱,继续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云端课堂结下累累硕果“在这15天中,我们不仅惊喜于孩子们的才华,更加感动于孩子们付出的努力和热情,欣慰于中华文化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胡培康校长说,这次网上夏令营对于这些澳洲华裔孩子们来说,最宝贵的无异于找到了自己的“根”。有些同学有VCE中文考试的重任在身,他们把这次夏令营当作与中华文化“亲密接触”的机会,每天坚持听故事打卡,在老师的帮助下,将所学知识应用到VCE中文考试筹备中,为人生大考助力;有些同学出生在澳洲,中文基础不好,但是每天都坚持跟着老师学习,把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融入到打卡任务中,形成了自己的作品风格;更有很多同学为了呈现出最佳作品,精心设计,反复练习,自己的中文听说读写能力也在这精雕细琢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在结营仪式上,孩子们滔滔不绝地聊起了此次网上夏令营的学习收获。蔡思悦同学用成语“受益匪浅”来形容两周来的收获。李睿依同学欣喜于自己的书法水平得到了提高。吴恺渊同学和谢进夫同学感到自己的中文听说读写水平有了很大进步。李苗苗同学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感到自己对中国文化更有兴趣了。陈嫣然同学说,自己要做一位如书如诗如画的女子,散发着知性韵味。周明琦同学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周”姓是出自于上古黄帝。杜好同学和曹贻菲同学从《三字经》小故事学到了“诚心正意”的学习秘诀,明白了学习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道理。吴浩然明白了儒家文化的内涵,知晓了历史上足智多谋的文臣武将。王澳鹏同学享受到了挖掘中国文化精髓的乐趣。孩子们收获了快乐和知识,家长们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更是感慨万千。董沫澜的妈妈说,每天小故事的分享打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中华历史人物,还让孩子们学习到了如何成为一个具有优良品德的人。曾淇家长看着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和进步,感到非常开心。杨正宇的妈妈表示,孩子们收获颇丰,学习到了很多古代典故。程建东的家长惊叹于孩子们的非凡才华:“孩子们用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把一个个故事表述得淋漓尽致!” 宋宁青妈妈十分珍惜这次陪伴女儿一起参加网上夏令营的机会,看到孩子们热情高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完成打卡,十分感动,希望孩子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祖国,让中华文化代代传承。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老师们也动情地说出心中的感受。一班班主任郝晴老师这次所带的营员大多数是汉语第二语言学生。她见证了同学们从听说读写都有些困难,到打卡内容越来越丰富精彩的蜕变。“对他们来说,每一次的进步比任何东西都宝贵,也是我作为班主任老师最想看到的。”郝晴老师说。黄士刚老师也写下了自己对孩子们的寄语:希望你们学习上能像窦家兄弟一样“正心诚意”,碰到困难能像吕蒙和孙悟空一样“每日杀敌”“降妖伏魔”。现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将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赵薇老师更是将班里所有学生的姓名都编成了《翰林文榜》,为家长和孩子们留下珍贵的记忆。据了解,在此次网上夏令营中,共有11位同学被推荐为优秀营员,获得了荣誉证书,他们是曹贻菲、田晓妮、陈嫣然、于楷霖、林凯笛、王澳鹏、李苗苗、陈玉清、蔡思悦、董沫澜、郑雯珺。此外,新金山中文学校还为营员们特别设立了“持之以恒”勤奋打卡奖、“诚意正心”飞跃进步奖、“勤学苦练”优秀作业奖、“学有所成”十佳全能奖、“神笔马良”神韵绘画奖、“金鸡百花”动画制作奖等奖项,让每一位认真参与、勤奋学习的孩子都感受到来自学校的鼓励和肯定。正如VCE中文部张红芝校长所说,这段特别的日子带给小营员的不仅仅是一次文化的畅游,更是一次身心的历练和成长。“希望孩子们在这里羽翼渐丰,祝福他们有最广阔的天空。”据悉,截止到“亲情中华 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第五期结营,新金山中文学校共组织了全校880余名学生连续两期参与其中,历时近一个月。“这段时间正值澳洲学生的假期,孩子们与中华传统文化相伴,收获了快乐和知识,度过了愉快充实的假期。”胡培康校长说,这次活动也为新金山中文学校的中文教学工作打开新思路,结合云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实现中文教学与传扬中华文化的完美结合。
Premier of Victoria’s Chinese Column
維州州長專欄
维州政府举措支持青年心理健康
得益于维州政府资助的创新性计划,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为心理健康而苦苦挣扎的年轻人将能够使用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服务。
由Orygen机构提供的新型数字心理健康平台MOST(主持在线社交治疗)这一在线工具,可以让年轻人在有需要的时间和地点访问量身定制的在线治疗和同伴支持。维州政府近期投入的5940万元新冠精神卫生计划中包括了600万元用于快速推出该服务的资金,该服务现已可以供墨尔本北部和西部的年轻人(Orygen服务的区域)使用,而明年该服务则将在全州范围内逐步推广。居住在政府公屋中的年轻人也将率先受益于这一创新的支持服务,并且可以转诊临床医生。新冠大流行增加了维州对心理健康支持的需求,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改变提供心理保健的方式。MOST是一项开创性的服务,意味着年轻人可以在家就获得面对面的照顾。重要的是,该服务是与年轻人一起设计的针对年轻人的心理健康服务,将为其提供最好的照顾。通过最近的政府计划,维州政府已投资超过1900万元用于年轻人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支持。
州政府还投资了1950万元进行皇家调查委员会对州精神卫生系统中期报告建议的必要改革。
州政府支持天然气勘探助力复苏
维州政府颁发两个近海天然气勘探许可证,在本该州西南部水域寻找新的燃气供应。
Beach Energy和Bridgeport Energy能源公司将在Portland和Port Campbell附近的州属水域开始勘探天然气。该行业已经在区域内运营,帮助了两百万户维州家庭日用和供暖。如果初步勘探成功,则最多有8500万元可以流入经济循环,从而有助于该地区吸引进一步投资并创造新的本地就业。这些海上天然气资源可以从陆地上采集,从而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干扰。政府还要求Beach Energy和Bridgeport Energy执行勘探计划时与西南海岸的社区和政府机构以及当地的商业捕鱼业密切合作。这些新的许可证位于Beach Energy现有的现有海上天然气Halladale-Speculant设施的附近。该地区还有Lochard Energy能源公司的Iona天然气厂,确保在较冷的月份提供稳定可靠的天然气供应。新的勘探许可证是政府近期确认将于2021年重启陆上常规天然气产业后的好消息。维州永久禁止了陆上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维州天然气计划最近已经确定了维州潜在的陆地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特别是在Otway盆地的资源开发。勘探发现的新天然气将优先用于家庭从而提高本州的能源供应安全性。
天然气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支持维州向更清洁的未来过渡,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承诺。
州政府审查法律系统职场性骚扰
维州政府近日宣布将审查州法院和法律系统内的性骚扰行为,研究制定预防和应对的手段。
本次审查致力建立暴露性骚扰行为的职场文化,确保整个司法系统的从业人员都能不必担心遭到报复。维州法律服务委员会专员近期的研究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律师最近五年在工作中遭受了性骚扰。该审查将与维州司法委员会密切协商,以确保本州的司法机构保持最高的诚信标准。
州政府正在努力在整个司法机构中实现性别平等,确保在地方法院中任职的女性占到百分之五十。
——网课教学体会因为疫情的反弹,整个墨尔本进入了“抗疫”加时赛,而中文学校在打满全场的基础上,既出于保险起见也迫于无可奈何地跟着来了场延长赛——第三学期继续网课。上网课的时候,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可以说很远,隔着屏幕“触手不及”,但也可以说很近,每周孩子们的变化都能看到,比如有人理发了,有人在吃零食,或者有小猫来捣乱了,这些都是课堂上看不到的,也都是些近到非常生活化的场景。7月11日随着远程铃声地响起,第三学期网课拉开序幕。听着电脑里句句诚挚问候的声音,望着屏幕前张张认真听课的小脸,三个月前第一堂网课的情形犹历历在目。在4月初接到学校通知说要上网课时,我的内心,甚至直至开课后几周的心情都是惴惴不安的,迷茫且不知所措。全新的教学方式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新挑战,与我、与学生、与家长乃至与学校都是一种挑战。所幸西区学校就像个大家庭,老师们自发组织的技术操作培训、彼此间分享的互动资源、不知所措时的排忧解难和指点迷津,才能让我把网课上得更充实、更鲜活。区别于面对面上课带来的即时有效互动,甚至直观肢体语言,网课的互动性要差很多,尤其是在全体静音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师生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而老师上课的感觉也像在真空环境里一样,说实话,一开始着实不适应。但假如取消静音后产生的背景杂音又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效果。此外,不同于教室里有限的物质资源,在家上课的诱惑要多上许多,而且上网课对孩子的自律性要求也很高。当然,网课的优点也很多,除了省去来回路上的时间以外,孩子们也可以在一个更舒适、更熟悉的环境上课,加上家长的帮助和介入也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此外线上能共享给学生的鲜活课件和网络资源的充分运用也是线下课堂所不及的。也正因如此,每次上网课前的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把课件做的生动活泼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做好师生互动而非单向输出,如何在保有趣味性的同时把知识点教授给学生等,这些都必须尽可能考虑周全。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增强互动性,我自己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担心孩子们在电脑前上课时间久了会觉得乏味,我会在ppt里准备各种与教学相关的游戏并穿插在每节课中。最初我打算在网上搜索一些适合线上互动的游戏,却无奈于过新的上课形式而没有可利用的资源和办法。因此,我当起了生活中的有心人,但凡看到适合线上互动的内容就记下来,放到下一次的课件里。例如我来说你来找、汉字找不同、加一笔变成一个字、笔画最多的字和笔画最少的字等等;再如端午节主题,我找了各种食材的图片让孩子们猜一猜有哪些是可以包到粽子里的。旨在通过游戏的穿插解孩子们上课之乏,也希望能通过中文的博大精深调动起他们对学习中文的兴趣。为了打破比较枯燥的传统默写方式,我会打乱字的结构让孩子们重组,找图片让他们猜生字生词,或者引入网络资源比如Kahoot,Socrative这些来增加趣味性,也希望这样能加深他们对这些字词句的印象。考虑到有家长反映孩子怕写作文,所以我特地在教学中安排时间去教孩子怎样使用递进式列提纲的方式来完成并丰满一篇作文。事实上,每一次网课结束后一定都会发现新的问题,所以每次课后的自我反思和总结也必不可少。其实我们学校的每位老师为了网课都付出了特别多的努力,真的是“上网课,谁上谁知道”,备课要下的功夫和时间比在课堂上上课要多得多,熬夜也成了一种习惯,只为完善前一次课上的欠缺和不足,确保下一次课的有效和有序。让我感到庆幸的是,经过不断地努力,无论是我还是孩子,大家都从最开始的无所适从到现在的渐入佳境。于我而言,最欣喜地莫过于看到孩子们在我的课件上添加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注释或者是主动要求读课文、回答问题,哪怕是在我用英文进行解释的时候能够纠正我的英文或者英文发音,也让我能清楚知道他们都在仔细听,认真学。同样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孩子和家长对我辛勤付出的认可,尤其在教授完某些知识点后看到孩子们给我点的赞,在收到家长的信息中提到孩子学中文的兴趣越来越大后,真可谓感激涕零,觉得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了。我自己也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就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给孩子们创造更多开口说的机会,让他们多读多说,在网课上不断收获、不断进步!来到新金山西区中文学校任教的这半年,真可谓“跌宕起伏”却又精彩纷呈,未来,一定还会遇到新的挑战,但我必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网课教学体会因为疫情的反弹,整个墨尔本进入了“抗疫”加时赛,而中文学校在打满全场的基础上,既出于保险起见也迫于无可奈何地跟着来了场延长赛——第三学期继续网课。上网课的时候,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可以说很远,隔着屏幕“触手不及”,但也可以说很近,每周孩子们的变化都能看到,比如有人理发了,有人在吃零食,或者有小猫来捣乱了,这些都是课堂上看不到的,也都是些近到非常生活化的场景。7月11日随着远程铃声地响起,第三学期网课拉开序幕。听着电脑里句句诚挚问候的声音,望着屏幕前张张认真听课的小脸,三个月前第一堂网课的情形犹历历在目。在4月初接到学校通知说要上网课时,我的内心,甚至直至开课后几周的心情都是惴惴不安的,迷茫且不知所措。全新的教学方式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新挑战,与我、与学生、与家长乃至与学校都是一种挑战。所幸西区学校就像个大家庭,老师们自发组织的技术操作培训、彼此间分享的互动资源、不知所措时的排忧解难和指点迷津,才能让我把网课上得更充实、更鲜活。区别于面对面上课带来的即时有效互动,甚至直观肢体语言,网课的互动性要差很多,尤其是在全体静音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师生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而老师上课的感觉也像在真空环境里一样,说实话,一开始着实不适应。但假如取消静音后产生的背景杂音又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效果。此外,不同于教室里有限的物质资源,在家上课的诱惑要多上许多,而且上网课对孩子的自律性要求也很高。当然,网课的优点也很多,除了省去来回路上的时间以外,孩子们也可以在一个更舒适、更熟悉的环境上课,加上家长的帮助和介入也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此外线上能共享给学生的鲜活课件和网络资源的充分运用也是线下课堂所不及的。也正因如此,每次上网课前的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把课件做的生动活泼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做好师生互动而非单向输出,如何在保有趣味性的同时把知识点教授给学生等,这些都必须尽可能考虑周全。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增强互动性,我自己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担心孩子们在电脑前上课时间久了会觉得乏味,我会在ppt里准备各种与教学相关的游戏并穿插在每节课中。最初我打算在网上搜索一些适合线上互动的游戏,却无奈于过新的上课形式而没有可利用的资源和办法。因此,我当起了生活中的有心人,但凡看到适合线上互动的内容就记下来,放到下一次的课件里。例如我来说你来找、汉字找不同、加一笔变成一个字、笔画最多的字和笔画最少的字等等;再如端午节主题,我找了各种食材的图片让孩子们猜一猜有哪些是可以包到粽子里的。旨在通过游戏的穿插解孩子们上课之乏,也希望能通过中文的博大精深调动起他们对学习中文的兴趣。为了打破比较枯燥的传统默写方式,我会打乱字的结构让孩子们重组,找图片让他们猜生字生词,或者引入网络资源比如Kahoot,Socrative这些来增加趣味性,也希望这样能加深他们对这些字词句的印象。考虑到有家长反映孩子怕写作文,所以我特地在教学中安排时间去教孩子怎样使用递进式列提纲的方式来完成并丰满一篇作文。事实上,每一次网课结束后一定都会发现新的问题,所以每次课后的自我反思和总结也必不可少。其实我们学校的每位老师为了网课都付出了特别多的努力,真的是“上网课,谁上谁知道”,备课要下的功夫和时间比在课堂上上课要多得多,熬夜也成了一种习惯,只为完善前一次课上的欠缺和不足,确保下一次课的有效和有序。让我感到庆幸的是,经过不断地努力,无论是我还是孩子,大家都从最开始的无所适从到现在的渐入佳境。于我而言,最欣喜地莫过于看到孩子们在我的课件上添加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注释或者是主动要求读课文、回答问题,哪怕是在我用英文进行解释的时候能够纠正我的英文或者英文发音,也让我能清楚知道他们都在仔细听,认真学。同样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孩子和家长对我辛勤付出的认可,尤其在教授完某些知识点后看到孩子们给我点的赞,在收到家长的信息中提到孩子学中文的兴趣越来越大后,真可谓感激涕零,觉得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了。我自己也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就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给孩子们创造更多开口说的机会,让他们多读多说,在网课上不断收获、不断进步!来到新金山西区中文学校任教的这半年,真可谓“跌宕起伏”却又精彩纷呈,未来,一定还会遇到新的挑战,但我必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第五期圆满结营 7月13日,由中国侨联主办、浙江余姚市侨联承办的 “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 第五期网上夏令营活动圆满结营。在为期15天的网上夏令营中,澳大利亚新金山中文学校共有124名澳洲华裔青少年学生参与其中,并收获了满满的中华文化知识。在闭营仪式上,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刘奇部长表示,自己一直密切注视着网上夏令营期间营员们完成的小任务,他说,这次网上夏令营结下了丰硕成果,营员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有了回报,中国侨联作为活动的主办方也成功地为孩子们营造了学习中华文化的良好氛围。新金山中文学校胡培康校长表示,对于澳洲华裔孩子们来说,这是一次云端“寻根之旅”,经过这次中华文化“云旅程”,华夏文明的种子必将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结下累累硕果。特色课堂引学子“寻根”“第五期的孩子们大多是在十年级以上,有些孩子即将参加VCE(高中毕业)中文考试,相比第四期的中低年级同学,他们对中文知识及中华文化的渴求更加强烈。”负责组织安排此次教学工作的新金山中文学校VCE中文部张红芝校长说,五位志愿者班主任老师打造了五个各具特色的课堂,他们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很好地把此次夏令营的讲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的主旨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结合,以夏令营丰富多彩的中华故事为依托,拓展学生的中文基础知识和中华文化常识,引导学生寻找华夏文明的“根文化”。一班班主任郝晴老师为学生们营造了非常轻松灵活的学习氛围。她所带的学生中文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可以支配的时间也各有不同。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郝晴老师根据侨联推送的故事,每天录制10-20分钟的讲解视频,发到学习群中,便于学生灵活安排学习时间。与此同时,郝晴老师还随时与家长、学生在群中互动,答疑解惑,点评作品,引导学生每天完成打卡任务。“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尽最大努力考虑了中文各个方面,成语,历史人物,俗语,传统文化著作,想让大家真的能从夏令营里学习到新的知识。”郝晴老师说。“傲雪寒梅暗香来,空谷幽兰独自开。翠竹吐绿节节高,霜菊满园时不待。”赵薇老师的一首《花中四君》原创诗,把余姚侨联第五期二班的营员和家长们带到了一场书香满园的文林大会。在赵薇老师的文林大会中,学生们是满腹经纶的文人墨客,家长也摇身变成了“寒梅屋屋主、幽兰谷谷主、翠竹轩轩主、霜菊园园主”。赵薇老师在教学中的别出心裁还不止于此,她具体分析了班里学生处于VCE预备班阶段的特点,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结合每天的故事内容,设定不同的学习主题,利用每天在线辅导的时间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文化知识并且在线答疑。对于学生们精心完成的打卡作品,赵薇老师逐一详评,并且每天写一首鼓励诗,给同学们点赞、鼓劲儿。同样是每天在线辅导,四班班主任黄士刚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是“佛系”。“班里的孩子们大多是面临着VCE考试,学习很繁重,不想再给他们增加压力。”黄士刚老师说,快乐学习,学有所获,就是他对营员们的要求。尽管如此,黄士刚老师每天的在线课堂却一点儿也不“佛系”。黄士刚老师将中华文化常识的要点融入到网上互动中,引导学生们在听故事之余,学习到相关文化背景内容。此外,三班的曹静老师和五班的汪献平老师也同样是用智慧和爱心为学生营造了丰富有趣的网上夏令营。她们组织参营的学生们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每天晚上收听收看1-2个选自《西游记》《三国演义》和《三字经故事》中精彩章节的小故事。曹静老师每天会根据学生的打卡任务进行点评,提出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汪献平老师也会通过点评作品、解答疑问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了解故事大意,理解蕴含其中的中华文化知识,并引导同学们完成当天的打卡任务。“老师们牺牲个人时间、家庭时间每天用心地准备、讲解和点评,眼看着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被点燃,作业一天比一天花样多,太让人欣慰!”VCE中文部张红芝校长对于老师们的精心引导表示赞赏。高水平打卡传扬中华文化“‘点’如高山坠石,写‘点’就要像大石头下落一样果断有力,想练好字就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李睿依同学在学习少年王献之练习写“永”字的故事时,不仅自己拿起毛笔写下了漂亮的书法字“永”,还记录了练字心得。李睿依同学是近130名营员中的一员。在15天网上夏令营中,和李睿依一样喜爱中华文化的营员们,在新金山中文学校志愿者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每天认真在线收听故事,学习中华文化知识,还用多种方式再现故事情节,其中不乏才华横溢的书画作品、令人捧腹的小品表演、妙笔生花的文字作品、抑扬顿挫的诗词朗诵、悠扬动听的歌曲演唱等。很多同学用书画展示自己对于所学故事的理解。例如,严子茵同学用铅笔彩绘画出《孟母三迁》《孙悟空大战黑熊怪》《猪八戒偷吃人参果》等故事,并且配上相应的文字复述,图文并茂,十分生动。郑雯珺同学手绘原创动画,活泼灵动,颇具专业风范;吴浩然同学绘制兵法武器地图,个性独显。陈安琦同学反复练习多次横竖撇捺折,写下书法字“永”。很多同学抓住这次网上夏令营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中文写作能力,呈现了大量妙笔生花的文字作品。于楷霖同学文笔流畅、用词准确、逻辑清晰,在他的笔下,既有机智善战的孙悟空又有老谋深算的曹操,无论是妖神大战,还是惊险暗杀,都刻画得入木三分。班主任赵薇老师称赞他是“博古通今于楷霖,挑灯夜读论短长”。曾淇同学用细腻生动文笔复述了《西游记大闹五庄观》的故事,修辞手法使用得当,语言生动。正如班主任郝晴老师评价:“细节描写非常生动认真,是文字打卡里的佳作!”与叙事类打卡作品不同,程建东同学喜欢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和讨论。老师们还惊喜地发现了很多自导自演的“小演员”。曹贻菲的创意小视频全部是一帧一帧制作而成,十分精致细腻。陈智群一人分饰二角,从写稿、排练、录制视频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王澳鹏用制作小视频的形式回答打卡问题,生动有趣,非常有创意。董沫澜同学原创皮影动漫,自编自导自演,十八般武艺尽显。程温馨同学和杨喻棋同学精选素材,巧手编辑,配音讲解,让人连连赞叹。陈嫣然同学是天生的小演员,从猪八戒到刘备都演得活灵活现,令人捧腹。此外,还有不少同学演唱中国歌曲。其中,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被同学们“花式”翻唱,十分精彩。李苗苗和爸爸共同倾情献曲;王澳鹏吉他弹唱,别具一格;陈嫣然和祖父隔空对唱,令人震撼、感动。此外,更有李家齐同学用说唱的形式回答打卡问题,令人耳目一新。在余姚侨联专门设置的“王阳明”系列学习任务中,孩子们们了解到历史人物王阳明的传奇又励志的成长历程,学习到知行合一的阳明文化,并用绘画、写作等方式来表达对“瑞云送子”、“五岁不言,言则成诵”、“志存高远”等内容的理解。其中不乏优秀的书法作品、生动的绘画作品和图文并茂的海报作品。优秀作品数不胜数,看到孩子们才华横溢的打卡,新金山中文学校胡培康校长不禁感叹:“孩子们用自己的才华表达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渴求,希望他们可以保持这份热爱,继续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云端课堂结下累累硕果“在这15天中,我们不仅惊喜于孩子们的才华,更加感动于孩子们付出的努力和热情,欣慰于中华文化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胡培康校长说,这次网上夏令营对于这些澳洲华裔孩子们来说,最宝贵的无异于找到了自己的“根”。有些同学有VCE中文考试的重任在身,他们把这次夏令营当作与中华文化“亲密接触”的机会,每天坚持听故事打卡,在老师的帮助下,将所学知识应用到VCE中文考试筹备中,为人生大考助力;有些同学出生在澳洲,中文基础不好,但是每天都坚持跟着老师学习,把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融入到打卡任务中,形成了自己的作品风格;更有很多同学为了呈现出最佳作品,精心设计,反复练习,自己的中文听说读写能力也在这精雕细琢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在结营仪式上,孩子们滔滔不绝地聊起了此次网上夏令营的学习收获。蔡思悦同学用成语“受益匪浅”来形容两周来的收获。李睿依同学欣喜于自己的书法水平得到了提高。吴恺渊同学和谢进夫同学感到自己的中文听说读写水平有了很大进步。李苗苗同学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感到自己对中国文化更有兴趣了。陈嫣然同学说,自己要做一位如书如诗如画的女子,散发着知性韵味。周明琦同学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周”姓是出自于上古黄帝。杜好同学和曹贻菲同学从《三字经》小故事学到了“诚心正意”的学习秘诀,明白了学习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道理。吴浩然明白了儒家文化的内涵,知晓了历史上足智多谋的文臣武将。王澳鹏同学享受到了挖掘中国文化精髓的乐趣。孩子们收获了快乐和知识,家长们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更是感慨万千。董沫澜的妈妈说,每天小故事的分享打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中华历史人物,还让孩子们学习到了如何成为一个具有优良品德的人。曾淇家长看着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和进步,感到非常开心。杨正宇的妈妈表示,孩子们收获颇丰,学习到了很多古代典故。程建东的家长惊叹于孩子们的非凡才华:“孩子们用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把一个个故事表述得淋漓尽致!” 宋宁青妈妈十分珍惜这次陪伴女儿一起参加网上夏令营的机会,看到孩子们热情高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完成打卡,十分感动,希望孩子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祖国,让中华文化代代传承。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老师们也动情地说出心中的感受。一班班主任郝晴老师这次所带的营员大多数是汉语第二语言学生。她见证了同学们从听说读写都有些困难,到打卡内容越来越丰富精彩的蜕变。“对他们来说,每一次的进步比任何东西都宝贵,也是我作为班主任老师最想看到的。”郝晴老师说。黄士刚老师也写下了自己对孩子们的寄语:希望你们学习上能像窦家兄弟一样“正心诚意”,碰到困难能像吕蒙和孙悟空一样“每日杀敌”“降妖伏魔”。现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将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赵薇老师更是将班里所有学生的姓名都编成了《翰林文榜》,为家长和孩子们留下珍贵的记忆。据了解,在此次网上夏令营中,共有11位同学被推荐为优秀营员,获得了荣誉证书,他们是曹贻菲、田晓妮、陈嫣然、于楷霖、林凯笛、王澳鹏、李苗苗、陈玉清、蔡思悦、董沫澜、郑雯珺。此外,新金山中文学校还为营员们特别设立了“持之以恒”勤奋打卡奖、“诚意正心”飞跃进步奖、“勤学苦练”优秀作业奖、“学有所成”十佳全能奖、“神笔马良”神韵绘画奖、“金鸡百花”动画制作奖等奖项,让每一位认真参与、勤奋学习的孩子都感受到来自学校的鼓励和肯定。正如VCE中文部张红芝校长所说,这段特别的日子带给小营员的不仅仅是一次文化的畅游,更是一次身心的历练和成长。“希望孩子们在这里羽翼渐丰,祝福他们有最广阔的天空。”据悉,截止到“亲情中华 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第五期结营,新金山中文学校共组织了全校880余名学生连续两期参与其中,历时近一个月。“这段时间正值澳洲学生的假期,孩子们与中华传统文化相伴,收获了快乐和知识,度过了愉快充实的假期。”胡培康校长说,这次活动也为新金山中文学校的中文教学工作打开新思路,结合云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实现中文教学与传扬中华文化的完美结合。
——九年级作文《皇帝的新装》续写 吴明老师的话:记得有位作家曾经说过: 让五岁的孩子倾听安徒生; 让十五岁的少年阅读安徒生; 让二十五岁的青年人品味安徒生; 让…… 如今,我的学生们十三有余,客串当了一回“安徒生”。学习第五课《皇帝的新衣》后,我们上了写作指导课,续写这个发人深省的经典童话故事。指导课上,同学们就老师出示的思考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生动而又热烈的讨论:故事将如何发生发展下去?皇帝、小孩、骗子及大臣们将会有怎样的命运?你将确立怎样的文章中心?围绕中心,故事如何发生发展写具体、写生动?……一个星期后,一篇篇精彩纷呈的童话故事纷至沓来,同学们抓住了童话故事的写作特点,展开想象的翅膀,奇思妙想,写出了一篇篇高质量的习作: 有的习作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细微地描写皇帝心路历程的变化瞬间,将改过自新的皇帝刻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有的习作惩恶扬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来惩罚骗子,鞭策皇帝,诚实的孩子修成正果,成为一国之君。 有的习作描写了皇帝一错再错,最终成为亡国之君。 还有的……九十个精彩故事,九十位小小“安徒生”,用你们稚嫩的笔触揭示了大千世界的真善美、假恶丑。老师为你们点赞! 谢谢大家。下面就来看看学生的作品吧!一、九年级A班:http://s.dps.cn/go/d47ca0c4fb23bd144a73d65f2a62c09d二、九年级B班:http://s.dps.cn/go/413e3902bd39054147c8b2acb5705c52三、九年级C班:http://s.dps.cn/go/5c7d2a2f385cf75fce27525528c11b4a四、九年级D班:http://s.dps.cn/go/4fb4eb84600eee7a90ec25a589987b8f好作品不断,让我们敬请期待下期,待续
–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疫情的冲击下,各校为了保证孩子们在家停课不停学,陆续开展线上教学,我们新金山中文学校也是其中一员。与此同时,网络课堂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多未知的挑战,课堂管理、教具准备,软件应用都成为老师需要花时间重新学习研究的问题。我面对的主要是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基本分布在6-8岁,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我来谈谈我的网络教学体会。首先,课堂管理可能是众多难题中最为棘手的一个,网络课堂往往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律性,然而我们面对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时间较短。怎样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抓住孩子们的眼球,让淘气的他们安静地坐着听老师讲课就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6-8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仍然对图片较为敏感,对图像输入更容易留下印象,帮助记忆。 针对这一特点,我会根据课堂内容尽量准备一些孩子们可能感兴趣的图片及动画,吸引他们的注意。例如,在ppt中加入 “大白、小黄人”这些孩子们熟知的动画人物形象,讲解方位词的时候,大白就会出现在“桌子上、桌子下、石头左边、房子右边” 。在实际的课堂中,当孩子们看到这些动画人物就会变得很兴奋,并且非常愿意配合老师一起重复和他们有关的短语或句子。 师生间的互动也可以帮助活跃课堂气氛,让孩子们参与到其中,网课就不会太无聊。课堂上多数时间我会让孩子们开启语音,一方面可以听到孩子们的发音或回答是否准确,另一方面也便于课堂管理。从孩子的反馈声中基本可以判断有多少孩子在听,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教学上的调整。互动游戏当然是网课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课上的游戏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我尝试着根据软件现有的功能设计一些比较容易操作的游戏,比如我和孩子们经常玩的“我说你画”,“连一连”。或者让孩子在白纸上写写画画,然后大家一起来对答案。在学习汉字“上、下、左、右、中”的时候,我们就玩了一个“填格子”的游戏。让孩子们先在一张纸上画好十字形的方格,然后根据老师的指令分别在“上边、下边、左边、右边、中间”写上老师说出的汉字。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帮孩子们巩固新的知识,同时也复习了旧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基于上述原因,在教具的准备上我会用较长的时间来制作ppt,同时在网络上收集一些可以在课堂上使用的视频资料。此外,从孩子们日校的网络课程中我也受到了一些启发。实际上,在网络上有很多我们可以利用的辅助教学资源,例如“Wordwall”和“Flippity”都是在线互动游戏模板网站。在这些网站上有种类多样的课堂活动的模板,我们只需要在课前把教学内容编辑进去,就可以在课上有目的地使用。如果将这些趣味游戏融入网络教学中,我们的课堂内容会更加丰富并极具吸引力。除此此外,在微信公众号里也能找到很多线上教学的资源,我们不妨都去尝试一下。在软件应用方面,网课即将开课之初从总校到分校,老师们都在软件使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先是我们Brighton分校的王校长带着老师们进行了第一轮网络测试,大家各抒己见,边聊边试,让我们对软件先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接着总校的胡校长和IT部门的老师又对全校的几百名任课教师进行线上软件应用的培训。两轮过后,教研组的刘组长又带着一年级的老师们一起测试了ppt的使用,并互相交流了ppt的准备及网络授课的建议。几轮过后,大家对Zoom的基本功能也就熟悉了。当然,为了保证第一次网课的顺利进行,在上课的前一天我和孩子们做了第四轮的准备工作-课前网络测试。主要查看孩子们是否可以顺利进入课堂,并向他们介绍一些我们可以使用的功能如“举手、注释”等等。网课不易,做主播我们都是第一次,相信每位老师都为此付出了很多很多。网络课堂要求我们重新思考教学,我们在过程中不断完善。在时代的要求下我们冲上前线,今后我们也将继续在摸索中不断前进。老师们加油!老师们辛苦了!
–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疫情的冲击下,各校为了保证孩子们在家停课不停学,陆续开展线上教学,我们新金山中文学校也是其中一员。与此同时,网络课堂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多未知的挑战,课堂管理、教具准备,软件应用都成为老师需要花时间重新学习研究的问题。我面对的主要是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基本分布在6-8岁,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我来谈谈我的网络教学体会。首先,课堂管理可能是众多难题中最为棘手的一个,网络课堂往往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律性,然而我们面对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时间较短。怎样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抓住孩子们的眼球,让淘气的他们安静地坐着听老师讲课就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6-8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仍然对图片较为敏感,对图像输入更容易留下印象,帮助记忆。 针对这一特点,我会根据课堂内容尽量准备一些孩子们可能感兴趣的图片及动画,吸引他们的注意。例如,在ppt中加入 “大白、小黄人”这些孩子们熟知的动画人物形象,讲解方位词的时候,大白就会出现在“桌子上、桌子下、石头左边、房子右边” 。在实际的课堂中,当孩子们看到这些动画人物就会变得很兴奋,并且非常愿意配合老师一起重复和他们有关的短语或句子。 师生间的互动也可以帮助活跃课堂气氛,让孩子们参与到其中,网课就不会太无聊。课堂上多数时间我会让孩子们开启语音,一方面可以听到孩子们的发音或回答是否准确,另一方面也便于课堂管理。从孩子的反馈声中基本可以判断有多少孩子在听,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教学上的调整。互动游戏当然是网课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课上的游戏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我尝试着根据软件现有的功能设计一些比较容易操作的游戏,比如我和孩子们经常玩的“我说你画”,“连一连”。或者让孩子在白纸上写写画画,然后大家一起来对答案。在学习汉字“上、下、左、右、中”的时候,我们就玩了一个“填格子”的游戏。让孩子们先在一张纸上画好十字形的方格,然后根据老师的指令分别在“上边、下边、左边、右边、中间”写上老师说出的汉字。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帮孩子们巩固新的知识,同时也复习了旧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基于上述原因,在教具的准备上我会用较长的时间来制作ppt,同时在网络上收集一些可以在课堂上使用的视频资料。此外,从孩子们日校的网络课程中我也受到了一些启发。实际上,在网络上有很多我们可以利用的辅助教学资源,例如“Wordwall”和“Flippity”都是在线互动游戏模板网站。在这些网站上有种类多样的课堂活动的模板,我们只需要在课前把教学内容编辑进去,就可以在课上有目的地使用。如果将这些趣味游戏融入网络教学中,我们的课堂内容会更加丰富并极具吸引力。除此此外,在微信公众号里也能找到很多线上教学的资源,我们不妨都去尝试一下。在软件应用方面,网课即将开课之初从总校到分校,老师们都在软件使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先是我们Brighton分校的王校长带着老师们进行了第一轮网络测试,大家各抒己见,边聊边试,让我们对软件先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接着总校的胡校长和IT部门的老师又对全校的几百名任课教师进行线上软件应用的培训。两轮过后,教研组的刘组长又带着一年级的老师们一起测试了ppt的使用,并互相交流了ppt的准备及网络授课的建议。几轮过后,大家对Zoom的基本功能也就熟悉了。当然,为了保证第一次网课的顺利进行,在上课的前一天我和孩子们做了第四轮的准备工作-课前网络测试。主要查看孩子们是否可以顺利进入课堂,并向他们介绍一些我们可以使用的功能如“举手、注释”等等。网课不易,做主播我们都是第一次,相信每位老师都为此付出了很多很多。网络课堂要求我们重新思考教学,我们在过程中不断完善。在时代的要求下我们冲上前线,今后我们也将继续在摸索中不断前进。老师们加油!老师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