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暨毕业班模拟考试训练通知
(English version available in the end)
各位老师、同学和家长:
大家好!我校今年第三学期的教学本周末结束。从下个星期一(9月16日)至10月11日放假,第四学期10月12日/13日开学。
放假期间,我校12年级各个班级因高考训练的需要保持上课(具体上课安排请留意班主任老师的通知)。其中,9月28日/29日为统一的口语模拟考试训练。请12年级的同学们站好高中中文学习的最后一班岗,在今年的VCE中文高考中考出好成绩。
此外,我校在上个星期周末举办了维州华校中华文化知识大赛初赛,共分1-3年级组、4-6年级组、7-9年级组、10-12年级组等4个组别的赛场。按照比赛规定,每个组别将选出前三名学生代表学校参加维州华校中华文化知识大赛的复赛和决赛。由于参加初赛的学生们的成绩相当接近难分胜负,部分组别不得不临时增加了考题。学校会向各个组别名列前茅的学生发出通知并安排培训并希望他们在维州决赛中取得好成绩。
今天,我还想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租用的最重要日校— Mt Waverley 中学(Mount Waverley Secondary College,简称MWSC)。MWSC创建于1964年,今年是该校建校60周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由于Mt Waverley 地区人口快速增长,政府在学校目前的高中部校区开设了高中中学 Mt Waverley High School。建校初期只有73位学生、6位教师和1位行政人员。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学校更名为Mt Waverley Secondary College,增加了如今的初中部校区并在2008年重建,2012年工程完工时由当时的教育部长马丁. 迪克森先生亲自揭幕。如今的MWSC中学已成为维多利亚州最大的公立中学之一。该校在上个星期请来当年的第一批学生举办了建校六十周年的校庆活动。
我们学校自1994年租用MWSC中学以来至今已有整整30年,我们不仅见证了MWSC中学的发展,从单一高中部校区到同时拥有高中部校区和初中部校区(在维州公校中极为罕见),而且我们学校也随着日校的发展而发展,从单一的在高中部校区上课到同时在高中和初中部两个校区上课,极大地满足了来自维州各地周末要来我校上课的学生的需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30年里MWSC中学的校长、管理团队和教师们换了好几拨,但是他们对我们中文学校的支持始终不变,对我们在周末因管理不善给日校教师周一上课带来的不便和麻烦没有简单严罚,我们总是有事共同商议解决。我从2008年起跟MWSC的历任校长建立起联络机制,至今还保留着每周一次固定的会面,我们关心对方学校的发展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可以说,我们社区语言学校和正规日校建立了良好、密切的社区合作伙伴关系。因此,我在此祝贺Mt Waverley中学六十周年校庆,并向MWSC中学校长Karen Wade女士、学校管理层团队和教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2024“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肇庆营)
即时报道
第八天打卡
2024年9月9日,“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肇庆营活动进入第八天。今天同学们的打卡任务是听两个小故事,一个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曹冲称象》的故事,同学们需要在认真听完这个故事后,写一写曹冲是怎样用船称出大象的重量的;另一个是中国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同学们要思考一下,发生了什么事使得女娲一定要去补天?女娲是如何补天的?你认为女娲身上有什么美好的品质值得你学习,这些品质是从哪些故事情节体现出来的呢?
杨子丰同学用工整的文字清晰准确地写出了曹冲称象的步骤,得到龚懿老师的表扬。
王厚植同学的《女娲补天》图展现的是三只应龙和青龙在女娲的召唤下四处飞奔收集五彩石修补塌陷的天空的场景,王厚植笔下的龙惟妙惟肖,龙须连成金线拉着马车,张开翅膀,仿佛要飞向远方,让龚老师赞叹不已。
吴迪同学的作业依旧是图文并茂,回答了曹冲称象和女娲补天故事中的问题,配上精美的图片,充分展示了神话故事的神奇,历史故事的凝重,龚老师也为他点赞。
胡诗雨笔下的女娲补天图也展现了应龙和青龙拉着马车,画出了龙的灵气和女娲补天的气势,非常活灵活现呢。
付煜媛同学听完《曹冲称象》的故事,认真写下了曹冲称象的过程,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黄靖棋同学的女娲补天图不仅展现了女娲手握五彩石补到天上,为救天下众生而不辞辛劳的场景,还特别地将女娲画成了人身蛇尾的样子。虽然我们在今天的《女娲补天》的故事里没有听说女娲长得什么样子,不过在中国传统神话中,女娲的确有人身蛇尾的形象。看来,黄靖棋同学不仅认真听了故事,还对女娲做了一番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呢,值得表扬。
郭庚润同学则是用两只船对照的方式把曹冲称象的方法浅显易懂地表达了出来,说明他认真听完并理解了《曹冲称象》这个故事,让杨阳老师直夸好棒。
王韧娴同学和龚晨宇同学则是用上传音频作业的形式亲自讲述了《女娲补天》和《曹冲称象》的故事,虽然故事里的很多词对他们来说还比较陌生,但他们不仅听懂了还能自己讲出来,杨老师为他们的努力加油!
刘嘉宁的曹冲称象图给人很大的视觉冲击,小小的曹冲正在冷静地指挥大家给眼前的庞然大物称重,嘉宁的画反映出了曹冲的聪慧。
孙润芳小朋友用绚丽的色彩展现出美丽的女娲补天时的震撼场面,五彩石光芒四射照亮了天空。
尤杏心同学的女娲补天电子画报不仅讲述了女娲补天的故事,还增加了我们在“凯叔讲故事”里没有听到的其他细节,比如杀黑龙以济翼州,积芦灰以止洪水,看来尤杏心还做了一点额外的学习和研究呢。
刘若涵的女娲补天电子画报则分别列出了女娲补天的原因、补天的过程和女娲的美好品质,认真地完成了今天的打卡作业。
付劲松老师班上的夏商捷是今天第一个完成打卡作业的同学,他用音频的形式讲了一下自己对于曹冲称象的第二种解法,用杠杆原理称出大象的重量,善于观察,想象丰富,勤于思考,老师对此给了大大的赞。
2024“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肇庆营)
即时报道
第六天、第七天打卡
2024年9月7日,“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肇庆营活动进程过半,进入第六天。因为是周末,课程简单一点,同学们在两天的时间里只有两项打卡任务,第一项是听故事《牛郎织女》,然后想一想,七夕节是什么节?七夕节有哪些习俗?在《牛郎织女》的故事中,银河是怎么形成的?最终牛郎和织女是怎么见面的?同学们可以结合故事中的描述或者根据自己的想像,描绘一下鹊桥的样子。
第二项打卡任务是听故事《大禹治水》,讲一讲大禹是怎样治理黄河的?他和他爸爸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最后,他成功了吗?
目前在上二年级的小朋友黄恺用自己稚嫩的画笔画了一幅在禹治水的图画,画中带标出水流的方向,看来是认真地听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呢。
另外,黄恺同学还补上了之前的看动画片《三十六字》的作业,画出了三十六个象形字,袁晓雷老师夸奖他的画像字又像画,自然生动。黄恺的妈妈说,孩子超级喜欢这个象形文动画片,觉得很好笑也很好玩,看了好几次,学到很多。
王元明同学的牛郎织女图,不仅手绘画得精美,还贴上了文字说明,不过袁老师鼓励他下次自己写,相信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把这些中文字自己写出来的!
刘若涵同学以电子画报的形式展现了自己对大禹治水这个故事的理解,画报中分别列出大禹是谁、鲧的治水方法、大禹的治水方法、大禹成功了等各个小标题,一目了然。
尤杏心的牛郎织女手绘图不仅细节满满,还附上了七夕节的介绍,图文并茂。
林旻佑同学则是以电子画报的形式详细介绍了七夕节的由来、牛郎织女的传说、七夕节的习俗等,还配上了一幅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图片,制作精美,构图合理。
张奕沛同学则手绘了一幅鹊桥之上,牛郎织女牵手共赏明月的绘画,付劲松老师夸赞其画面温馨美好,想象丰富,也为他坚持打卡点赞。
王昀小同学的牛郎织女图则更为梦幻,构图自上而下的渐变色,突出了主题“鹊桥”,相当出色。
魏恩熙同学也是手绘一幅牛郎织女图,虽然笔触稚嫩,但是积极参与,把自己听故事的感受用图画的方式分享给大家的精神还是得到了付老师的肯定。她的大禹治水手绘图则展现出大禹和他爸爸在治水方法上的不同,看来是认真地听完故事了哟。
孙情晴同学则是用电子画报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牛郎织女》故事的理解,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没有放过。而读完《大禹治水》的故事,则是画了一幅颇有艺术风格的彩笔画,让人震撼于波涛的汹涌和太阳的炽烈,感受到大禹治水面对的巨大困难。
陈雨泽的《大禹治水》画报则着重说明了大禹为什么能治水成功,他认为大禹的成功源于他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灵活变通以及卓越的领导能力,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始终以百姓利益为重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2024“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肇庆营)
即时报道
第五天打卡
2024年9月6日,“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肇庆营活动进入第五天。今天,同学们通过视频好好品尝了一下舌尖上的恩赐《肇庆裹蒸》,了解肇庆自古以来的在春节和端午节包裹蒸和粽子的习俗。
肇庆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个城市的名称可是宋代皇帝宋徽宗命名的呢。肇庆裹蒸制作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代,西江两岸城乡居民已有春节包裹蒸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肇庆裹蒸粽的外形和制法与其他的粽子不大相同。裹蒸粽用的是肇庆特产席草(水草),裹蒸粽的叶不是竹叶或芒叶,而是当地的冬叶。正宗的肇庆裹蒸粽有三大特点,一是裹蒸粽用肇庆至悟州西江两岸产的正冬叶包制成四角高顶小山包形,二是传统的肇庆裹蒸主要原料是糯米、绿豆和肥猪肉,三是裹好的粽置大缸(甄)加满清泉水,用猛火蒸煮8小时以上(燃料是木柴头或媒),边烧边加大量的开水,直至糯米、绿豆、肥猪肉溶化为止,煮粽也需要有一定技巧,不能将叶煮死,糯米面带有叶绿素为之上佳品。
同学们看完肇庆裹蒸粽的视频介绍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一下肇庆裹蒸。
今天的第二个作业是观看一段简笔画画丹顶鹤的视频,然后自己也动手画一画。
吴迪同学用电子画报的形式介绍了自己学习到的肇庆裹蒸,还配上了裹蒸粽及制作过程的图片。龚懿老师称赞吴迪的电脑小报图文并茂,文字也非常通顺,很棒。
付煜媛同学则是自己写了一段关于肇庆裹蒸的介绍,字迹工整,值得肯定。
孩子们对简笔画的兴趣比较大,很多同学都提交了自己画的丹顶鹤简笔画。
史远昕同学还上传了一张回到妈妈的家乡齐齐哈尔的扎龙自然保护区时观看丹顶鹤的照片,让大家看看丹顶鹤在自然环境中的优美身姿。
杨阳老师班上的同学们也各展才华,笔下的丹顶鹤或昂首远望,或悠闲漫步,或引吭高歌,或轻波慢舞,好不惬意。
袁小雷班的同学们也对丹顶鹤情有独钟,虽然第二天中文学校有期末考试,同学们还是抽出时间完成了打卡作业。
付劲松班上的马与泽同学看过肇庆裹蒸的视频过,专门制作了一个电子画报,把肇庆裹蒸和普通粽子从出产地、寓意、制作方法、原料和蒸煮过程都一一进行了对比,十分细心。
魏恩熙同样也是做的肇庆裹蒸和粽子的对比,不过确是自己手绘的图画,付老师认为她的总结通俗易懂,清新雅致。
陆亦鸣同学则是上传了一份音频作业,详细讲述了肇庆裹蒸的特色。
高楚涵同学关于肇庆裹蒸的电子画报比较特别,除了介绍裹蒸的特点外,还引用了《肇庆府志》中关于裹蒸的介绍,足见其用心。
2024“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肇庆营)
即时报道
第四天打卡
2024年9月5日,“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肇庆营活动进入第四天,今天同学们的选择比较多,一是可以看一看中国制作的动画片,感受动画片里的中国文化,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一讲、画一画。肇庆侨联为大家选择了几部经典的中国动画片–《九色鹿》、《山水情》、《三十六字》等。这些动画片出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当时还没有电脑,都是人工一张一张画出来的。看惯了现代的动画片,看看这些人工绘制的中国动画片,一定别有一番滋味吧。第二个作业是看成语故事《愚公移山》,然后讲一讲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故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的?什么是愚公精神?你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王厚淇同学用绘画的方式展现了自己喜爱的中国美术片里的中华文化—九色鹿。袁晓雷老师点评王厚淇画的小鹿昂首挺胸,神气满满。
刘若涵同学则是用电子画报的形式认真回答了观看《愚公移山》之后的读后感,不仅写了自己对愚公移山原因的理解,故事的结尾是怎样的,自己认为什么是愚公精神,还从故事中学到做人做事要“坚定不移、团结合作、挑战自我、战胜困难”。
尤杏心同学则从中国动画片《三十六字》中学到了不少中国汉字的起源,她把中国象形文字和在中文学校所学习的简体字制作了一张对照表,很是用心。看来,通过观看中国动画片,同学们对汉字的起源了解得越来越多了呢。
吴迪同学在看了动画片《九色鹿》后,以电子画报的形式写出了九色鹿的故事梗概,还配上了敦煌莫高窟的九色鹿壁画的图片以及壁画的历史,看来,吴迪同学除了观看动画片,还在网上做了不少功课呢。龚懿老师也为他每天坚持听故事打卡做作业点赞。
杨君昊同学则是把九色鹿里那个商人在九色鹿前跪下求救的样子描画得惟妙惟肖。
杨君煦同学最喜欢《南郭先生》的动画片,他笔下的南郭先生色彩饱满,活灵活现。
胡诗雨看了《愚公移山》的故事,用画笔描绘了愚公坚持不懈、挥汗挖土的场景。
王厚植的《九色鹿》绘画更有版画的风格,他用非常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神鹿的神奇,光芒万丈,让龚懿老师赞不绝口。
陶天韵同学听了《愚公移山》的故事,用音频的形式讲述了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他认为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有恒心,不怕困难,永不放弃。
夏商捷、苏予皙、林旻佑、刘境悦等同学则是用电子画报展现《愚公移山》的故事和自己对愚公精神的认识。付劲松老师对同学们在画报中使用“因为…所以…”等中文课上学习过的句式表达所思所想非常认同,对孩子们在作品中即有现代电子排版,又有亲手绘画,切实体现了“现代”和“手工”的结合也大加赞赏。
在周王胤睿的打卡作业中,他总结出了愚公精神是:山可移,志无敌。认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目标,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就有可能创造奇迹!
马毓阳同学为了体现九色鹿的神圣,用平板电脑画了一幅在月光下身披彩带、散发七色光芒的图画,付劲松老师夸赞道,倘若将来的美术片,就在这独特中巧妙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再运用现代技术表现出来,生成与时俱进的“新经典”,该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事呀。
2024“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肇庆营)
即时报道
第三天打卡
2024年9月4日,“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肇庆营活动进入第三天,同学们前一天的学习热火朝天,尤其是可吃可玩的糖画作业,让孩子们和家长都全情投入。
今天的学习内容是:观看视频《走进三星堆》。《华阳国志》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其实在很长时间里面,这样对蜀王的表述,都让人觉得费解,直到三星堆纵目青铜人面像等文物出土,大家才有了直观的了解。这件青铜人面像,不仅眼球呈圆柱状,而且明显突出于眼眶之外。相关研究认为,这明显具备“纵目”特征,这种对眼睛进行夸饰的情况是不是与“纵目”之说有着相关性呢?神秘的青铜纵目面具、金杖、青铜神树,三星堆曾经出土的文物给我们带来了太多震撼。三星堆遗址是3000多年前古蜀国的都城遗址,在遗址90多年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了数以万计的精美文物和大量的文化遗存,为我们再现了一个消失了3000多年的古蜀王国。
那么,三星堆遗址是如何得名的呢?一般来说,遗址的命名都是以发现地的小地名来命名的,三星堆也不例外。三星堆的名字,最早见于清代嘉庆年间的《汉州志》当中,里面提到了“三星伴月堆”,一个很富有诗意的名字,也是当地一处很有名的人文景观。“堆”,在四川人的口语中,有人工垒建的意思。三星堆,可以理解为人工垒建的三座土台,当地人泛指的是遗址南边的三个黄土堆。三个土堆呈直线排列,像一条线上的三颗金星,它的东北方有一道 形似弯月的台地,三个土堆和月亮湾台地隔着马牧河相望,于是,当地人就给这个景观起了“三星伴月”的雅称。但是,这三个土堆的形态并不是刻意堆砌的。根据考古发掘和研究,这里原本是条状的城墙,很可能是晚期人类活动挖开了两个缺口,形成了三个孤堆。
三星堆遗址分布面积达12平方公里,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遗址的核心区是一座古城,面积约3.6平方公里,为古蜀国都城遗址,年代约商代。三星堆古城由几面城墙包围起来,北面有鸭子河,中间穿城而过的有一条马牧河。根据考古研究,三星堆古城已经有了明确的功能区划,大体由作坊区、宫殿区、生活区、祭祀区、墓葬区等组成,在同时期,可以说是南方地区最大的古城。1986年,在三星堆的1号、2号祭祀坑出土了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面具、金面罩、金杖、象牙等上千件珍贵的文物,其年代为商代晚期(距今3250-3100年),所揭示的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引起轰动,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三星堆的考古发掘,不论出土了多么精美的青铜器、金器、玉器,都没有发现文字的记载,所以,三星堆也就由此显得异常的神秘。2号祭祀杭为长方形土坑,坑内的堆积可以分为上中下三层,最上面的一层是散乱放置的近70枚象牙,中间全是青铜器,包括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像及盛装有近4600枚海贝的铜尊、铜罍等,最下面一层是小件的青铜器饰物和玉石器等。二号坑出土的各类文物共计6095件,比起一号坑,二号坑出土的文物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要丰富得多,其中像青铜神树、青铜纵目面具、青铜大立人像等,堪称绝世精品。祭祀坑的发现真正让三星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有三种不同的形制,有20多件青铜人面具,9件青铜兽面具,另外还有3件青铜纵目面具。这其中的一件纵目面具也是三星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面具造型,这件青铜纵目面具高64.5厘米,宽138厘米,重达80多公斤,神异的相貌与巨大的体量令人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威力。面具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它呈柱状外凸的眼球,外凸达到16厘米,同时,两个大耳朵向两侧充分展开,两耳之间宽达到138厘米,被很多人形象地称为“千里眼顺风耳”。三星堆古人为什么要把面具做成这样的呢?在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当中曾记载,“蜀侯蚕丛其目纵”。学术界对于“目纵”的解释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纵”有向前、前伸的含义,三星堆这种外凸的眼睛正是对“纵目”的直观表现,因此很多人认为这件面具代表的是第一代蜀王蚕丛的形象,是对“蚕丛纵目”的一种夸张和神化的表现。我们认为,这件面具是人神同形、人神合一的意象造型,是古蜀人的祖先神造像,反映了三星堆古蜀人祖先崇拜的思想。
三星堆出土的许多文物填补了中华文明文物演进序列中的许多重要空白,特别是商周时代缺少大量青铜人物雕像的空白。三星堆的发现为研究古蜀的历史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大量的实物资料。三星堆文明是长江上游地区古代文明的中心,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为中华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供了实物例证,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
看过《三星堆》的视频,同学们的打卡作业则是用绘画或PPT的形式,展示一下自己对三星堆的了解。
今天的第二个打卡作业是继续听《西游记》故事音频的《金箍棒》,然后孩子们可以用视频或者音频的方式,讲一讲孙悟空是怎样向龙王借兵器的。几位志愿者老师还特别在晚上安排出时间,在线与同学们互动、答疑,帮助大家完成今天的打卡作业。
刘若涵同学迅速上交自己的作业-一份关于三星堆介绍的电子画报,既有三星堆最负盛名的青铜纵目面具图片,又有三星堆名字的由来以及三星堆的主要特点,内容丰富。
尤杏心同学则是手绘一幅孙悟空手持金箍棒的威风形象,再配以文字,介绍如意金箍棒的由来、重量以及使用方法。
刘嘉宁同学上传一份音频作品,完整讲述了孙悟空借兵器的过程,用词准确,表达流畅,杨阳老师夸她是个讲故事的小能手。龚晨宇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了孙悟空如何找到满意兵器,杨老师鼓励他继续听听《西游记》,看持孙悟空的金箍棒有多神奇。
郭庚润同学对于孙悟空向龙王借兵器的故事也很有兴趣,他笔下的龙王以龙的本尊形态出现,看起来很生气的样子。龙宫的柱子也被孙悟空撞断,看来这个金箍棒借得也不容易呀。杨老师称赞他把孙悟空和龙王的表情画得惟妙惟肖呢。
孙润芳小朋友则是被三星堆的视频所吸引,画出了一幅青铜面具,还把面具的凹凸线条及耳朵纹饰都清楚地描绘出来,得到了杨老师的表扬。
杨群昊和杨群煦兄弟俩对孙悟空借兵器的故事深深吸引,不过他们对孙悟空手持金箍棒的形象也是理解各有不同,一个虎虎生风,一个威风凛凛,龚懿老师认为两幅作品都很有特色,特别是那根金箍棒,一看就是悟空趁手的兵器,而且图文并茂,中文解说也很贴切。
2024“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肇庆营)
即时报道
开营仪式 第一天打卡
2024年9月2日,“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肇庆营如约开营,这是新金山中文学校第三次组织学生参加网上夏令营肇庆营活动,而学生们对于参营的热情丝毫不减,今年又有80多位学生报名参加肇庆营了。在当天的开营仪式上,肇庆侨联主席陈彩霞女士首先欢迎新金山中文学校的师生们参加本次肇庆网上夏令营活动,她表示在接下来的十天时间里,师生们将一起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领略风光秀丽、人文荟萃、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肇庆。陈彩霞女士谨代表广东省肇庆市侨联对开营表示祝贺,对组织本次活动的海外参营单位澳大利亚维州多元文化教育协会郭子宁会长、协助本次夏令营活动的新金山中文学校志愿者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参加本次夏令营的80多位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是由中国侨联主办的全球性活动,目的是持续推进海外华文教育工作,保持和激发海外华裔青少年学习汉语、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肇庆市侨联自2020年以来,连续四年都承办了“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活动,来自马来西亚、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共460多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在云端听中国故事,学人文地理,感知中华文化,期间共发布了1000多个打卡内容,同学们拍摄学习视频60多个,录制语音180条,绘制图画240幅,每位营员都在夏令营活动中收获了知识和快乐。今年,我们将继续承办“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活动,并通过微信群每天推送故事来进行学习,内容包括名著名人、成语寓言、历史溯源、人文地理、风景名胜以及当代中国故事、时代精英等,此外,我们还专门制作了介绍肇庆历史文化方面的特色短视频供大家观看学习。中国有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学们,为期十天的中华文化学习之旅即将开始,希望同学们好好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在学习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肇庆文化的独特魅力,希望班主任老师组织好本次夏令营各项工作,希望各位同学在活动中认真学习,多交流互动,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完成各项作业任务,一起努力把本次夏令营活动办出特色,办出成效。最后,陈彩霞女士预祝这次“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肇庆营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接着,同学们开始了 第一天的打卡学习,首先是观看有关介绍肇庆市的两个视频短片,一个是以航拍的角度在肇庆看昼夜往复、日升月落,品民俗淳厚、源远流长。另一个,则是以一个深爱肇庆文化的英国友人Derek的角度,探寻肇庆的宋文化—“老外@肇庆”。他从肇庆名字的由来、寓意,谈到肇庆的古城墙、披云楼,并亲自带着大家跟着镜头走进有“粤海第一楼”之称的披云楼,然后来到肇庆府城遗址公园,震撼于宋时肇庆府城的威严与周围现代建筑的时代融合。接下来的另一个短视频,则是以一个游客的视角看肇庆的湖光山色,自然美景,七星岩、落羽杉、石壁镌刻、天柱岩,每一处都让人惊叹。而颇具岭南特色的建筑如宋城骑楼街、岩前村湖边小径等,则让人迫不急待想要去亲自游览一番。同学们在观看不同视角下的肇庆介绍短视频后,第一个打卡作业就是思考一下,你认为中国广东肇庆是个怎样的城市?作业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写在纸上,或是录视频,或者展开想象画一幅画。
另外,历史文化学习方面,同学们则要在线看一集《西游记》动画–《石猴出世》,然后用讲故事或者绘画的形式描述一下“石猴王”。
胡诗雨同学用自己的理解,画了一幅石猴过水帘洞,生动地展现了石猴在花果山的自由生活。
付煜媛同学也交出了自己的第一天的打卡作业,用工整的文字描写了对肇庆市的了解,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石猴嬉戏的场景。龚懿老师特别点赞:两个题目全部完成,字写得很棒,图里小猴子也画得很可爱哦,非常传神!
史远昕同学也不落人后,工工整整地书写了对肇庆的认识,龚老师也夸奖“写得非常有条理,语句也十分通顺,还有这工整漂亮的字,为远昕点赞”。
陆豪同学则是以图画的形式展现了孙悟空刚出世时的呆萌模样,龚老师鼓励他继续听《西游记》的故事,看看后来的故事里他会如何变化哦。
陶天韵同学不仅上传了一幅惟妙惟肖的石猴画像,还以音频的形式讲述了石猴为什么能在花果山成为猴王的原因,不仅因为第一个成功进入水帘洞,而且颇有大王的风范,有强敌来时保护弱小,并且立志学习更高的武艺,保护花果山。看来,陶天韵同学很认真地看了《西游记》的《石猴出世》哟。
刘境悦和孙情晴则是以电子画报的形式展现自己对肇庆这座城市的理解,付劲松老师对刘境悦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出了大大的赞,并称赞孙情晴的画作清新典雅,说不定未来的某一天,会在肇庆宣传片里再次看到她的作品呢。
马毓阳同学则以油画的形式一展肇庆的美丽风光。付劲松老师点评他的画构图新颖,色彩丰富,不难看出马毓阳是一个擅于用画笔表达心中所想之人,值得赞!
周王胤睿同学对石猴王的讲解则比较特别,他制作了一段视频,利用最近热门的“黑神话-悟空”的场景为背景,为大家娓娓道来自己对于孙悟空在海外深受欢迎的自豪感。他认为孙悟空不仅仅是个故事形象,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信仰。付老师大赞,说得太精彩了,说出了每一个海外华人的心声,少年强则国强,华人因而自豪!
刘翼辰同学对肇庆的披云楼印象深刻,他提交的打卡作业就是手绘披云楼。
龚晨宇同学则是以音乐为背景,条理清晰地讲述石猴如何成为猴子王的,杨老师直夸晨宇清晰的表达在配乐中格外悦耳,很有创意。
黎沐千同学刚刚结束其他课外活动就赶来参加夏令营,在短短的时间里把他想象中的孙悟空描绘出来,与大家分享,真的很棒!
石猴出世的壮观场面在孙润芳的笔下也栩栩如生,连石猴的表情都惟妙惟肖,一个威风凛凛的石猴跃然纸上。
胡诗尧同学不仅录制了一段音频认真讲述了石猴出世的故事,还呈现出了一幅细节满满的图画,大海、花果山、石猴蹦出的瞬间,杨阳老师直夸好极了!
尤杏心同学笔下的石猴比较稚嫩卡通,画旁边还配上了文字,讲述石猴出世的故事,袁晓雷老师表扬她从第一天开始积极参加活动,打卡作业。
刘若涵同学则是以文字的形式写出了自己眼中的肇庆。袁老师点评道,虽然简单,但写出了对肇庆的认识和了解,如果再找找配图,放在文字旁边就更棒啦!积极打卡,重在参与,给你点赞!
2024“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肇庆营)
即时报道
第二天打卡
2024年9月3日,“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肇庆营第二天的学习如期到来。今天的学习内容是:走进肇庆高要区回龙镇,通过视频了解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回龙镇是广东省著名侨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镇、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等称号。这里侨乡文化底蕴深厚,现旅居海外的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约3.6万人,归侨侨眷约1万人。这里风光秀丽旖旎,已建成一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三个3A级旅游景区,回龙镇正以头号工程力度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着力构建回龙特色侨文化体系,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进一步书写侨乡特色、文旅融合的大文章。
同学们看完这个介绍回龙镇的短视频后,需要完成的打卡作业是:谈谈对肇庆市高要区回龙镇侨乡的印象。
今天的第二个学习内容是观看视频:云游中国–《中国传承糖画》。糖画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唐代,四川有一个诗人叫陈子昂,他非常喜欢吃黄糖,他把糖熔化后做成花、鸟、鱼等动物的图案,即可吃,又可玩。有一次,路过的小太子看到了用糖做的金鱼,非常喜欢,因此,皇上唐高宗请他到皇宫表演,表演结束时,唐高宗脱口说出“糖画”两字,“糖画”由此而来。这个视频的有趣之处在于,糖画的传说由简单的文字写出,还配有拼音,能帮助海外华裔青少年边读边看,方便理解。接下来,视频中有老师专门演示了如何制作糖画,从熬糖、冷却、起糖、再加热、画糖,糖艺老师不仅画了一只漂亮的蝴蝶,一个小朋友熟悉的卡通人物小猪佩奇,还画了一个立体的糖画花篮,让人惊叹不已。看完这个视频,同学们大概都情不自禁想在家里自己试试了吧。打卡作业自然是鼓劲同学们有条件的话在家里试着跟家长一起做一做糖画,或者,也可以讲一讲、画一画“糖画”名字的来历和历史。
古芮瑗同学积极响应,迅速上传了自己对糖画的理解,付劲松老师对古芮瑗的小作文语句大加赞赏,因为她用…像…、又…又…的句式表达所感,用ABAC、四字词语等生动表述自己对糖画的认识,把中文课上学到的字词句式活学活用,真棒!
苏予晳同学则是用音频的形式讲述了糖画的由来,她给自己的音频配上一幅中国水墨画,背景是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再加上自己纯正的普通话,让老师大赞了不起。
马与泽同学的作业比较特别,糖画的历史以卡通动画加上文字的方式展现,听过打卡视频再看看这个连环画,糖画的历史由来一下子就生动起来了。
刘翼辰同学则是亲自动手,在家里跟着打卡视频学做了糖画,看看,这个蝴蝶糖画不仅栩栩如生,而且一定很甜呢。刘翼辰的妈妈还贡献了糖画的用料配方,直言这个配料加上制作过程,爱甜的娃吃得停不下来啦。
陈可瑞小朋友不仅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糖画的由来,他做的糖画中国龙也同样活灵活现呢。
王厚植同学的糖画作品则更有创意,他写了一个中文的幅字,让糖画更添一份文化的寓意。龚懿老师马上点赞,并称希望大家都福气满满,福字当头。
吴迪同学制作的电脑小画报也很有意思,图文并茂,言简意赅。
杨子丰同学的糖画就更让人惊艳了,二维变三维,他做了一个立体的眼镜架,看起来好专业呀!
孙润芳同学则是通过电子绘图的形式,将如何制作糖画的场景描绘出来,得到杨阳老师的大加赞赏。
史远昕同学还拿出最近回中国在成都看到的糖画小店照片,一下子将文化学习和个人生活体验结合在了一起,对这次的网上夏令营活动感受也更加亲切。
今天的打卡作业,画糖画的吸引力实在太大,同学们在家长的帮助下纷纷制作出自己的糖画作品,自豪地向大家展示。最关键的是,今天的作业可以吃呀!
笔画春秋 传承文化
(English version available in the end)
各位老师、同学和家长:
大家好!今天在这里跟大家报告一下:上个星期日(9月1日)晚,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举办了教师节招待会,邀请在维多利亚各大高校、各中小学以及华校的中文教师代表参加。世界各国设立教师节宗旨就是要向教师这一职业致敬,尊重老师,尊重教育。中国的教师节定为9月10日,从1985年起正式确定至2024年为第40个教师节。总领事馆房新文总领事和刘东源副总领事、陈小冬副总领事等领导邀请维州大、中、小学校和华校的中文教师到总领事馆作客,既是对所有教师的尊重,更是对在海外从事中文教育的教师的褒奖。
澳大利亚公立学校和大学的中文教育始于1960年代的墨尔本,虽然不是西方国家中最早的,但无疑是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在维州,开设中文课的中小学学校多,学习中文的学生人数多。澳大利亚主流传媒时代报在两年前曾统计公布,在维多利亚州有超过9万中小学生在学习中文,中文在语言类教学中排名第一。在维州华社,墨尔本早在1909年就有澳大利亚第一家中文学校,后因受白澳政策影响不得不关闭。如今,在维州华社有几十所中文学校,注册学生1万8千多,学中文学生人数在整个维州社区语言学校学生人数中排名第一。这是所有在维多利亚州当中文教师值得骄傲的。
总领事馆特意在招待会正式开始前向大家推荐播放了一部名为“笔画春秋”的艺术短片。影片中,澳大利亚华裔青少年用歌声表达了他们对汉字之美的认知和对中华文化的敬意。影片由墨尔本魔镜艺术教育策划,宋晓光导演,匠心之作,值得推荐观看(观看请点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艺术片中学生们演唱的“笔画春秋”歌曲的词作者是我校高中部资深教师陈东风老师。歌词全文如下:
日出彩云间,海天水连空。 南北畅通无阻,空中眺远虹。 春江潮涌故土,乘骑江南烟雨,现一群大鸿。 笔笔画山河,字字写春秋;心中有阳光,处处架彩虹。
千公顷,都如镜,映秀峰。 无风浪起,惊现书山老翁。 遥指长江黄河,直解汉字天机,原来有楚雄。 笔笔画山河,字字写春秋;心中有阳光,处处架彩虹。
“笔画春秋”的歌词内容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它歌颂了汉字的美妙和博大精深,由澳大利亚华裔青少年演绎这首歌也反映出中文教育旨在传承文字、传承文化。我在这里向陈东风老师表示敬意。我希望大家在观看这部艺术短片后能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培养学习中文的兴趣,学好中文和中华文化。
本周末是我校第三学期的考试季,除了早教、学前,各个年级会安排统一考试。我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顺便预告一下:按惯例,我校1-12年精英班招生考试将于11月中旬(第四学期)举行,且精英班招生考试不收取任何考试费用。请大家留意第四学期公布精英班招生通知。
周末校园见!
胡培康
校长
新金山中文学校是一所教育部认可的旨在保护儿童安全的社区语言学校,如果您对我校的有关儿童安全相关政策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登陆我校网站 https://xjs.vic.edu.au/child-safety/或致电98881688进行查询,也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Xin Jin Shan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School
Principal’s Message
Dear teachers,
(English version available in the end)
各位老师、同学和家长:
大家好!我在上个星期的校长信箱里跟大家公布了维州华校联络会将举办学生中华文化知识竞赛之事。我本以为知识竞赛难度高敢于参加的肯定寥寥无几,没想到很快就有各个年级近百位同学登记报名参赛。对此我们非常重视,将会统一安排在9月8日(星期日)下午举办我们学校知识竞赛的初赛,从而选出代表学校出征的同学。初赛的具体安排会电邮通知到所有报了名的同学。如果有同学在周日下午有要上中文课的,请提前做好临时调课的安排。
此外,今年的网上夏令营将在9月2日(下个星期一)开始举办,目前已有80多位同学报名参加(超过了主办方限额60名的要求),经征得肇庆市侨联的同意,我们将把报名同学分成三个班级,同时聘请3位老师担任志愿者班主任。希望所有参营的同学在志愿者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每天坚持花半小时(最多一小时)时间听故事或观看视频,完成打卡任务。预祝大家在网上夏令营活动中增长中华文化知识,学会中华传统文化技能,帮助自己在中文学习上取得进步。
还有,上次讲到了校园安全,有不少家长反映他们极为关注这个话题。校园安全是我们学校社区内每位成员都有责任来维护的,在校园内师生们的人身安全、财物安全和我们租用的日校的财产安全等离不开每个人的重视。根据儿童安全法律的规定,在校园内的人身安全包括不受到身体伤害和语言的欺凌。为此,我校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儿童安全的政策(阅读请点击),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统一接受了儿童安全法律的专门培训,将严格守法并对校园内的任何霸凌行为零容忍。在我校制定的学生行为守则里我们还明确了不得损坏他人的财物,我们还要强调在校园内禁止学生使用手机,更不能随意拍摄他人。我们希望给学校社区的成员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
除此之外,我想特别提一下,近来我校校园安全执勤人员发现有家长在上课期间将孩子叫出教室,然后带离校园。我在这里需要提醒所有家长注意:我校有明确的学生早接、晚接政策,旨在确保家长和监护人了解在学校上课期间提前接走孩子的相关规定,了解下课后学校能够监管照顾学生的具体时间。只有家长、监护人或指定授权人可以接孩子离开校园。但是,如果在学校放学前接走学生,必须一律到办公室填写《学生早接表》,学校必须记录学生提前从学校被接走的相关信息,比如:学生早接的日期和时间、学生早接的理由,以及提前接走学生的家长、监护人、授权人的姓名(包括其签名)。如果学生在放学后仍未被接走,学校必须:只允许学生家长或家长授权人接走孩子,要求授权人出示带照片的身份证明(如驾照)以确认其身份。如果学校关门时间后学生仍未被接走,学校也无法联系到学生家长,应立即联系学生报名表中填写的指定联系人。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学校在关门时间后仍无法联系到学生的指定联系人,可以联系相关政府部门以确保学生被安全接走。
为了您的孩子和校园内所有学生们的安全,请家长务必遵照学生早接、晚接政策的规定行事。
最后,祝大家安康!周末校园见!
胡培康
校长
新金山中文学校是一所教育部认可的旨在保护儿童安全的社区语言学校,如果您对我校的有关儿童安全相关政策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登陆我校网站 https://xjs.vic.edu.au/child-safety/或致电98881688进行查询,也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Xin Jin Shan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School
Principal’s Message